中央銀行

自 2007 年以來,各國央行在危機之後是如何注入貨幣的?

  • November 21, 2019

在Jean-Michel Naulot 的一篇關於 2007-2008 年金融危機的文章中,我讀到(我的翻譯)

儘管中央銀行在當時的反應堪稱典範

$$ 2007–2008 $$危機之後,他們隨後採取了前所未有的政策,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向金融體系大規模、持久地註入貨幣。這些流動資產的主要部分投資於風險資產和投機。私人債務再次大幅上升。 在過去的 20 年裡,一個惡魔般的債務回饋系統已經興起:隨著危機的爆發,公共支出大量恢復,稅收減少,因此公共債務飆升。中央銀行長期維持低利率,私人債務大幅上升,尤其是在高度不平等的國家。過度的私人債務導致新的危機,從而推高公共債務,…

第二段表明公共債務增加的原因是公共支出計劃,並且因為在困難時期稅收收入減少並沒有被繁榮時期稅收收入增加所補償。然而,第一段表明,公共債務不僅僅是公共工程(有利於公眾)和低稅收(有利於獲得低稅率的人)。“大量而持久地註入”的錢去哪兒了?

這是指刺激方案嗎?向政府賠償違約金融機構?誰在拿錢?這些是貸款(似乎沒有償還)還是禮物?

中央銀行通過進行資產購買——主權債券/MBS/ETF/等來“向金融體系注入貨幣”。

在實踐中,這是央行與在央行有存款賬戶的大型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易。例如,美聯儲從摩根大通“購買”價值 X 十億美元的 30 年期美國國庫券,只需擁有這些國庫券並將摩根大通的存款賬戶貸記 X 十億美元。錢是憑空創造出來的,並提供給摩根大通以換取國庫券。這種非正常的貨幣政策被稱為“量化寬鬆”(QE)。

傳統的貨幣政策設定了中央銀行存款賬戶的利率——例如美國的聯邦基金利率。正常貨幣政策控制貨幣價格,而量化寬鬆控制貨幣數量。

目前,所有主要央行都擁有龐大的量化寬鬆投資組合。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主要由美國政府債務組成。在 2007-2008 年危機期間,美聯儲還收購了大量 MBS 投資組合。同樣,歐洲央行擁有 2.4 萬億美元的歐元區主權債券投資組合。日本銀行有一個股票購買計劃——日本央行擁有日本國內 ETF 80% 的股份。(這都是公開資訊。)

你引用的第二段表明,中央銀行持續的量化寬鬆導致公共和私人債務增加,經濟中承擔更多風險。就是這樣。

在供給方面,私人債務增加僅僅是因為流動性增加。公共債務增加是因為中央銀行大量購買主權債券壓低了債券收益率。例如,長期德國政府債務的收益率持續下降至負值,因為德國政府債務稀缺。其中大部分由歐洲央行持有。這意味著您必須向德國政府付款才能藉錢。如果有人付錢給你借錢,你可能會選擇借錢。(除了量化寬鬆之外,傳統政策已經將利率設定得極低,在某些情況下為負值。)

在需求方面,高質量債券的低收益率促使投資者轉向風險更高的證券——包括公共和私人證券——以尋求更高的回報。典型的例子是意大利或希臘的公共債務,以及目前美國的企業債務水平非常高且不斷上升。

這就是諾洛特所說的債務回饋。

(稅收減少會加劇這種情況,但這是一項財政決定,而不是貨幣決定。)

引用自:https://econom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17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