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

NPV和有效市場假說

  • October 23, 2019

如果我有一個投資機會,我們稱之為投資(A),它的成本 $ I $ 在第 0 年並給了我 $ CF_1 $ 在第一年,我只會接受它 $ NPV>0 $

$ NPV = -I + \dfrac{CF_1}{1+k} > 0 $

現在為了貼現現金流,我必須選擇 $ k $ , 貼現率。 $ k $ 將是具有相同風險的另類投資的利率。當然我不會選擇隨機的投資作為另類投資,而是風險相同的最佳投資,即收益最高但風險相同的投資。

這種另類投資,稱為投資(B),處於有效前沿。但是,考慮到投資 (B) 處於有效前沿,投資 (A) 如何才能獲得比這種替代投資更高的回報呢?

另有說明,如果我選擇投資(A),在年 $ 0 $ 我會付錢的 $ I $ ,等一年後,我會放 $ CF_1 $ 在我的口袋裡。

如果我選擇投資(A),在年 $ 0 $ 我會付錢的 $ I $ ,等一年後,我會放 $ I(1+k) $ 在我的口袋裡。

然後我選擇(A)而不是(B),如果一年後我收到的金額(A)大於(B),也就是說,如果

$ CF_1 > I(1+k) $

這相當於 NPV 條件。

但如果投資(B)的回報 $ k $ 處於有效邊界,那麼最後一個方程怎麼能完全滿足?(A) 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提供與 (B) 相同的回報。所以根本不應該有任何投資 $ NPV>0 $ .

或者我是否用不在有效前沿的另類投資的回報率貼現現金流?但這樣做我忽略了機會投資。我可以投資這筆錢 $ I $ 在有效前沿的投資,我會忽略這一點。

貼現率應該從另類投資的 IRR 中得出的假設是不正確的。

通常使用公司的 WACC(或投資所需資金的 WACC,如果它是獨立的)。如果這不可用,您可以結合使用公開可用的利率和一些風險調整:無風險利率 + 通貨膨脹 + 風險調整。

請注意,CF1 是可能的未來結果的加權平均值,不同的投資者可能有不同的信念和風險偏好。

NPV = -I + sum(p(i) * CFi1) /(1+k) 跨越 i 個可能的結果

如果您對 B 的信念讓您確信它處於有效前沿,那麼確實沒有理由購買 A。B 已經是其風險狀況所能獲得的最佳選擇。A 可能和 B 一樣好。在這種情況下,您會對兩種不同的最佳選擇無動於衷。但如果 NPV(A)>NPV(B),則 B 不能確實在有效邊界上。

如果您對 A 或 B 的看法與其他人不同,即市場共識,您就購買 A。無論您、我或其他任何人是否相信市場是弱/半強/強有效的,我們所有人都會認識到(並希望接受!)對效率的信仰遠非在整個市場中普遍存在!不同的投資者對A和B都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他們不這樣做,就沒有市場可以交易!

由於對不同 CF1 情景的可能性的不同看法,假設您更喜歡 B 而我更喜歡 A。如果我們彼此都沒有持久的或結構性的優勢,那麼市場仍然是有效的。如果我們一次又一次地這樣做,並且我們取得了平衡,那麼我們都無法逆市而行。市場仍然有效,因為我們都無法自己產生或辨別更好的價格。

此外,可能有兩種替代資產具有相同的 E(CF1)、相同的總風險水平,但風險分佈不同。考慮在公平的 80:20 賭注與 20:80 賭注之間進行選擇。哪個“風險更大”?顯然,兩者都不是。在損益的機率和大小之間有一個簡單的權衡。有些人可能更喜歡高機會,小贏;其他人容忍小損失的高機會,以避免大損失的機會。不同的人在這裡會有不同的“k”,這是一個重要的概念,例如在保險中。

引用自:https://quant.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49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