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關係

比爾蓋茨的供需曲線錯了嗎?

  • December 4, 2018

在最近的一條推文(2018 年 8 月 14 日,轉載如下)中,比爾蓋茨表示,供需曲線不適用於軟體,因為第一個單元成本很高,之後的每個單元都是免費的。這不只是由水平供應線建模嗎?

在我上大學的時候,這基本上是全球經濟的運作方式……

在此處輸入圖像描述

該圖表假設總生產成本隨著供應量的增加而增加。當一家汽車公司製造一輛新車時,第 10 輛汽車的製造成本與第 1000 輛汽車的製造成本相同。

但是軟體不是這樣工作的。微軟可能會花費大量資金來開發新程序的第一個單元,但之後的每個單元實際上都可以免費生產。

與過去為我們的經濟提供動力的商品不同,軟體是一種無形資產——“你無法觸及的東西”。這不是唯一的例子:數據、保險、電子書,甚至電影都以類似的方式運作。

全球經濟中不符合舊模式的部分只會越來越大。但管理經濟的規則並沒有跟上。這是全球經濟中沒有得到足夠關注的最大趨勢之一。

如果你想了解為什麼這很重要,我強烈推薦@haskelecon 和@stianwestlake 的新書《沒有資本的資本主義》。這是我的評論:連結

比爾蓋茨的供需曲線錯了嗎?

是的,這次他錯了(請知道,一般來說,我認為自己是比爾蓋茨的崇拜者)。我不清楚這有多少來自他自己的反思,而不是來自他所審查的書。

一、供應

$$ curve $$不僅僅取決於生產成本。它還可能取決於其他因素,例如利潤市場份額策略“無形”產品的性質當然可能涉及這些因素的不同動態和不同普遍性,因此僅根據“生產一個額外單位的成本”來概念化供應是過於簡單化了。 其次,比爾蓋茨的評論似乎淡化了生產成本的概念,因為一旦產品投放市場,成本就不會停止。此後,公司或供應商需要為維護和支持分配資源。售出的單位數量越多,就越有可能發現更多漏洞,這反過來又需要雇用足夠的員工以避免瓶頸和隨後的市場份額損失。在軟體行業,這是(或曾經)顯而易見的——例如——在發布更新檔和更新以減輕緩衝區溢出漏洞。

同樣,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會使供應商受到當局更嚴格的審查,並且更有可能引發各種昂貴的訴訟: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壟斷、產品責任等等。這一段和上一段都出現在有形產品和“無形”產品(例如新版本的 Windows 作業系統)的上下文中。

儘管維護和訴訟成本不太可能與銷售(例如生產)的單位數量成正比,但這些方面的數量意義最近通過劍橋分析公司之後 Facebook 在股票市場的下跌得到了證明醜聞。

精確地勾勒出無形商品的供應動態是困難的,而且可能是徒勞的。然而,由於上述原因,水平供給曲線肯定不會反映或捕捉無形商品市場的複雜性。

引用自:https://econom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2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