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
現實世界中的利率確定
我剛剛了解了貨幣的供求框架以及如何確定經濟中的均衡利率。理論上,基於該框架,名義收入的增加會導致貨幣需求的增加,從而導致利率上升。然而,在現實中,我沒有看到這種情況發生。事實上,在現實中,比如說在美國,利率通常是由美聯儲通過操縱貨幣供應來設定的。對我來說,利率似乎不會因為名義收入的變化而改變。為什麼會這樣?
在這一供需計劃中還有一個因素需要考慮:中央銀行如何執行其(傳統)貨幣政策?有兩種選擇:
- 決定基礎貨幣供給,讓貨幣市場利率內生地決定為貨幣市場均衡。在這種情況下,對於給定的貨幣乘數,貨幣供應是垂直的,利率會調整以出清市場。在這種情況下:貨幣需求的增加確實會影響貨幣市場利率;
- 決定適當的利率,並讓供給市場的基礎貨幣數量由貨幣市場均衡內生決定。在這種情況下,貨幣供應是水平的,中央銀行將以選定的利率供應金融部門所需的所有基礎貨幣。貨幣需求的增加現在完全被增加的貨幣供應所適應。
至少在我看來,名義收入在改變貨幣需求方面的作用似乎主要與通貨膨脹率波動的時期有關:如果價格突然上漲 5%,你將需要多 5% 的資金來為所有交易提供資金。因此,家庭、公司、銀行……將希望保持稍高的現金餘額。
因此,利率可能無法響應名義收入的兩個原因:
- 名義收入影響貨幣需求,但貨幣需求的增加可能完全被增加的供給所適應,這取決於政策工具;
- 名義收入的波動可能不是貨幣需求變化的主要驅動力。在這種情況下,可能仍然存在因果關係,但與改變貨幣需求的其他因素相比,它的重要性微乎其微。
如果您在說“名義收入”時指的是工資,那麼您是在顛倒因果關係。首先發生的是央行干預人為降低利率,最終增加了貨幣供應量。當額外的流動性出現在消費品中時,平均工薪階層的生活成本就會增加。正是在這一點上,勞動力需要新的均衡價格和名義工資的增加。這可能需要數月或數年才能完成,但傳統上工資總是最後一組上漲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