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問題?
我正在讀一本關於經濟學的書,它說更多的供應等於更少的需求,因為人們不會為充足的東西支付高價:“高供應會壓低價格,因為消費者不會為充足的東西支付溢價。”
但這對我來說聽起來有點不對勁。這似乎有點不合邏輯。為什麼某樣東西的供應增加會使我對某樣東西的價值降低?例如,假設我願意為某種類型的汽車支付 X 美元。但隨後該公司又生產了 100 輛這樣的汽車。為什麼我現在突然不重視我想要的汽車,只是因為它們的供應總體增加了?反正我還是打算買一個。
您的報價並沒有說“更多的供應等於更少的需求”。報價是關於市場價格,而不是任何個人對商品的主觀估價。
假設一個鬆餅對你來說價值5美元。如果您所在城鎮有一家鬆餅店以 4 美元的價格出售鬆餅,您將支付4美元,因為這低於您的“支付意願”,並且您沒有其他購買鬆餅的選擇。如果他們賣3美元,你會付那麼多;事實上,你會更喜歡這個,因為你可以多保留一美元。請注意,在所有這些情況下,您的“支付意願”都是5美元。這仍然意味著,如果您能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到鬆餅,您就會這樣做。
在大多數模型中,其他鬆餅店的存在會導致競爭加劇(供應增加),因此商店會降低價格,因此他們的競爭對手無法從利潤中挖走他們的客戶。
書中的解釋過於簡單化。供應的增加實際上會降低價格,原因有很多,不僅影響人們對最終消費的邊際商品的主觀評價(例如,更多的供應通常意味著有更多的賣家,因此會有更多的競爭),而且邊際商品的價值也會受到影響。
這是因為價值取決於邊際效用。例如,沒有人對水有絕對的價值。在沒有水的撒哈拉沙漠中,一個流浪的水商可以為一杯水索取一筆不小的財富。
但是,您擁有的水杯越多,您願意為此付出的代價就越少。拯救你生命的第一杯水對你來說將具有巨大的價值。第二個可能仍然很有價值,但是下一個杯子的價值將開始迅速下降。雖然您可能願意為第一杯水付出財富,但第 30 杯水幾乎沒有任何價值。如果您在湖中溺水,額外的一杯飲用水絕對沒有價值,甚至可能是負價值,因為更多的水只會給您帶來不利影響。
這是因為,一般來說,人們消費大多數產品的效用是(至少在本地)是凹的。這意味著通常每增加一個單位消耗的收益都比最後一個少。
請注意,這並不意味著人們對該產品的需求減少。需求是人們想要消費的價格和數量之間的關係。一些不是很有價值的東西(例如現代西方城市的水)可能會被大量需求和消耗。
其次,這本書太簡單了。某物的價值只決定了您的預訂價格/支付意願(您願意為一件商品支付的最高價格)。然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由於供應商之間的競爭導致價格進一步下降,消費者通常支付的價格低於他們的保留價格。更高的供應通常意味著市場上有更多的競爭對手(儘管並不總是因為現有公司也可以擴大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