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的價值是什麼?
有什麼價值?
我在想,要麼是有人願意付多少錢,要麼是有人願意賣多少錢?還是這兩個相遇的地方?
如果不滿足怎麼辦?假設我有一個物件,願意花 100美元放棄它,但如果沒有人願意花這麼多錢買它,只說90美元,那它值多少錢?因為我不會賣它,也沒有人會買它。
關於這個話題有很多話要說,我只給出部分見解。
- 首先,價值是主觀的。每個人都會對不同的事物賦予不同的價值,這取決於個人喜好、經濟狀況和收入,以及對未來的想法,例如預期的未來收入和財富,以及物品的未來價值。您的**保留價格是理論上您準備購買或出售某物的最高價格。這可能與您在市場上獲得的實際價格相符,也可能不相符。如果產品價格低於您的預訂價格( $ P > P_{r} $ ),那麼差額就是你的剩餘價值**,也就是你獲得的超出你認為的實際價值的東西。例如,在商品市場上,假設一種商品的價格是 $ $ 100 $ . 您的預訂價格是 $ $ 110 $ , 所以這意味著你認為該產品是值得的 $ $ 10 $ 超出您支付的費用。對您的總價值是 $ $ 110 $ . 另一方面,賣方的保留價格為 $ $ 90 $ – 即賣方將準備放棄該金額的產品。在一個非常有效的市場上,這個價格可能就是製造產品的成本。所以 $ $ 90 $ 是產品對賣家的價值。 $ $ 100 - $90 = $ 10 $ 是賣方的剩餘價值,如果它以該價格出售。
- 如果您的預訂價格是 $ $ 100 $ 賣東西,但你能找到的最好的報價是 $ $ 90 $ ,那麼你應該區分你賦予產品的個人價值和**市場價值。在公共世界中,我們通常以市場價值來評估事物。因此,如果 $ $ 90 $ 是你能找到的最好的報價,那就是它的公允價值。
- 這個假設意味著一座建築的成本 $ $ 1\ million $ 建造,實際上可能毫無價值( $ $ 0 $ ) 如果沒有人願意購買,就在市場上出售。這當然可能在未來發生變化,也許人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看到你看到的價值。那麼,即使它“顯然不是”,怎麼會被認為完全沒有價值呢?好吧,從更財務的角度來看,也可以說,一項資產的價值值得它提供的未來收入。所以如果市場不相信資產可以創造未來收益,那麼它基本上是沒有用的。在市場崩盤時,恐懼可能會驅使投資者低估資產,或者當時根本不願意進行交易,從而壓低價格。
- 我們可以通過計算某物的**現值來衡量某物的價值**。通常,公式看起來像:
$ PV = \frac{FV}{(1+i)^{n}} $
在哪裡 $ FV $ 是未來價值(你可以在未來出售它), $ i $ 是您在此期間每個時期能夠獲得的最佳替代租金(例如,通過投資無風險債券),並且 $ n $ 是直到付款的時間段。該公式對未來價值進行折現以給出可比較的現值,您可以使用它與其他投資進行比較。 $ (1+i)^{n} $ 是租金隨時間的複合效應。
因此,假設您擁有一幅精美的畫作,並且您認為它值得 $ $ 500 $ 在 10 年內。假設你今天可以賣掉這幅畫,然後把錢存入支付的銀行賬戶 $ i = 1 % $ 每年的利率,你應該願意賣掉它 $ \frac{$ 500}{(1+0.1)^{10}} = $ 193 $ 今天,這意味著你可以得到 $ $ 500 $ 10 年後賣掉這幅畫,或者 10 年後賣同樣的錢,現在賣掉它,然後把資金存入銀行賬戶。同樣,市場價值在這裡應該用於以交易條款對資產進行估值。但對你個人而言,這幅畫的價值可能超過 $ $ 193 $ 因為它帶來了每天看它的樂趣。在這種情況下,您實際上可能會以這樣一種方式評估它,即您寧願將這幅畫保留 10 年,也不願現在賣掉它。
有幾個答案。個人可以對任何商品進行估值。如果我有一輛自行車,我決定將其估價為 100美元。我會以任何價格出售它 $ \geq $100 $ . 這種估值在經濟上很有趣。您可以評估某物而無需進行交易。
市場也可以評估商品。想想供求關係。商品的估價可以是市場價格。假設一輛類似的自行車售價為 90美元。那是市場對一件商品的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