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經濟學

在全球化和工資高度不平等的背景下,政府為什麼要幫助非技術工人?

  • April 26, 2017

隨著全球化,工資不平等仍然是許多發達國家的一個嚴重問題。

我想在這裡找到的是,我們為什麼還要做任何事情來幫助那些不熟練的工人呢?

據我了解,制定了最低工資法和各種技能培訓政策來幫助沒有技能的人。但是,我們應該知道,不熟練的工人通常不懂經濟學。他們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他們知道“窮人越來越窮,而富人越來越富”。鑑於此,他們不明白非技術工人與技術工人相比從貿易中獲得的收益更少,因此沒有幫助自己“升級”並加入技術勞動力。

我知道有無數的體力、非熟練勞動力需要,如果整個勞動力都是熟練的,有些人將不得不被迫從事非熟練勞動力的工作。但是,當我們的社會能夠及時達到那個時間點時,我認為非熟練勞動力的工資也會增加到工資差距微不足道的程度,足以吸引一些勞動力從事非熟練工作。但這只有在該國對外國勞工關閉的情況下才有可能。

作為發達國家,大部分勞動力已經是熟練工人。在我看來,非熟練勞動力的工資沒有增加的原因是外來勞動力。來自中國/緬甸/菲律賓等新興市場的勞動力正在抑制非熟練勞動力的工資增長。

所以只要有大量勞動力的國家是“不發達”的,那不就意味著無論你多麼努力地幫助非技術工人,新興市場的非技術勞動力湧入最終會抹殺這些努力。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不採取任何措施,新興市場的增長最終會隨著增長停滯不前而趕上發達國家的增長。我們最終會到達一個不再有“不發達國家”的時間點。那時,非熟練的外國勞動力更願意在各自的國家工作,結果將是更多的非熟練工人成為熟練工人,這增加了非熟練工作的工資,將工資不平等拉到了一起。

我在這裡有什麼誤解?

在評論交流之後,OP似乎在問“如果市場會照顧這種情況,為什麼還要政府乾預?”

我們知道,當市場“失敗”,或者更準確地說,至少在可觀的程度上,為了讓市場有效執行所需的理想條件,市場“失靈”時,政府乾預是有必要的。

但我不會討論在 OP 討論的具體案例中可能是什麼“市場失靈”,以及政府乾預是否真的可以改善情況。

相反,我將給出一個原則上可能需要政府乾預的額外理由:市場力量運作的速度。從社會政治的角度來看,這很重要,從嚴格的經濟角度來看,這也很重要,因為調整的速度越慢,低效率的時間就越長。因此,即使市場力量最終會趨於縮小技能和工資差距,需要多長時間也很重要。如果需要,比如說,幾十年,政府乾預原則上可以得到支持,以加快這一程序。

引用自:https://econom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16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