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下跌對自然失業率有何影響?
我的直覺是,隨著價格水平的下降,供應商的投入成本正在下降,而他們的產出就會增加。然後僱用更多的人來增加產量——對嗎?
我們需要區分理論和現實世界。
理論上,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您將需要一個包含類似於油價的模型(許多標準模型只有一個聚合商品)。然後會發生什麼取決於您在模型中堅持的其他假設。這些模型中的任何一個是否與現實世界有任何關係尚不清楚。無論如何,您都需要修復一個特定的模型,並作為一個關於其行為的新問題。(例如,“{Model X} 的油價上漲有什麼影響?”)
在現實世界中,我們需要區分測量的失業率和“自然失業率”。估計自然失業率的方法有很多種,它們會發生什麼取決於估計過程中的所有輸入。
在現實世界中真正重要的是測得的失業率會發生什麼變化(這可能會流入“自然失業率”的估計中,因為許多估計過程類似於低通濾波器)。我認為答案是明確的“視情況而定”。
首先,這取決於你說的是哪個國家。對於石油生產商來說,油價下跌很容易成為就業災難。許多產油國的政府收入對油價高度敏感,因此它們可能被迫削減開支。然而,他們通常有財政儲備,因此可以在有限的干擾下應對有限的價格下跌。因此,您需要分別查看每個涉及的國家/地區。
對於石油消費者來說,油價的快速上漲具有破壞性;1970年代的經驗可以作為例子。消費者不得不在能源上花費更多,這使得一些產品和服務無法生存。與此同時,增加的收入正流向海外生產商。存在“貿易條件”衝擊。經濟最終將適應包含更高油價的新活動模式,但在實踐中,這種調整意味著近期失業率會更高。
如果油價下跌正在逆轉之前的飆升,這可能會消除之前的中斷。然而,如果之前價格穩定,影響可能不會那麼顯著。對經濟的影響將取決於消費者對能源價格下跌的反應。如果他們用節省的能源購買國內生產的商品和服務,國內生產的總量就會增加,因此企業可能需要雇傭額外的工人來生產更多的產品。然而,能源節約可能只會導致更高的節約,導致國內生產沒有變化,並且可能是就業(至少在短期內)。
關鍵是投入品價格下降一般不足以單獨增加產量;公司需要銷售更多的商品,否則額外的生產只會代表不希望的庫存增加。(由於公司必須預測需求,他們可以增加產量(從而增加就業)以滿足預計的需求,但如果這種需求沒有實現,他們將不得不改變這一決定。
對於一個既是石油消費國又是石油進口國的國家(例如美國),需要在消費者的利益與能源生產固定投資的潛在損失之間進行權衡。因此,它可以走任何一條路;你需要做一個相當詳細的模型來獲得估計。
油價下跌可能會或可能不會導致較低的價格水平,這取決於您如何衡量價格水平以及貨幣當局試圖瞄準的通脹指標。相關通脹數據是 GDP 平減指數嗎?PCE 平減指數?消費物價指數?“核心”CPI?
忽略油價下跌的任何名義影響,如果它們存在的話,這裡的口頭禪是“永遠不要從價格變化中推理”。為什麼油價會下跌?是因為我們發明了一種新技術,使我們能夠以低成本合成石油,還是因為中國經濟衰退導致全球需求下降?在後一種情況下,顯然美國和中國的經驗會有所不同。
還有一個事實是,由新技術帶來的更高生產率可能會更容易地生產石油,但不一定會轉化為更高的就業率。一般來說,在這些情況下,存在競爭的收入和替代效應——當你變得更富有時,你想要更少的工作,但隨著工資的提高,你想要更多的工作。目前尚不清楚哪種效應會占主導地位。
最後,“自然失業率”中使用的“失業率”是指產出缺口的代表——如果失業率高於“自然失業率”,則出現負產出缺口,反之亦然。實事求是地,我們將“失業”定義為沒有工作但積極尋找工作的狀態,失業率是這類人的數量與勞動力規模的比值。就業率(就業與人口或就業與工作年齡人口的比率)的變化不必對失業率產生任何影響. 在產出缺口可以忽略不計的時期,失業主要是勞動力市場上的尋找摩擦的結果。如果技術發展使潛在僱員與雇主更容易匹配,我們預計“自然失業率”會下降,但目前尚不清楚油價變化是否或如何導致這種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