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經濟學

為什麼增加勞動力的技術進步會增加就業和工資?

  • May 15, 2020

我的教科書說,技術進步通常會提高勞動力的邊際產量,並使勞動力需求曲線向右移動,並將其稱為勞動力增強型技術進步。該書隨後聲稱,這種增加勞動力的進步是工資和就業同時增長的原因

我很難理解這一點,因為我的理解是,如果需要更少的工人來生產一定的產量,那麼當他們可以僱用更少的工人並支付更低的工資時,為什麼有人會僱用更多的工人並支付更高的工資工資(因為每個位置會有更多的申請人)

謝謝您的答复。

這本書是 Gregory Mankiw 的《經濟學原理》,第 8 版,第 367 頁。

我發現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的這封出色的經濟信函說明了這一觀察結果。它來自 Carl R. Walsh(2004 年 7 月 16 日)(https://www.frbsf.org/economic-research/publications/economic-letter/2004/july/the-productivity-and-jobs-connection-the-長期和短期的執行/

在這封信中,他指出,報紙文章將強勁的生產力增長歸咎於“失業復甦”,因為經濟產出增長而就業卻沒有增長。

雖然似乎更快的生產率增長允許企業在不增加就業的情況下增加產量。

他的答案在於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對生產力的看法之間的差異,以及生產力變化的短期和長期影響之間的差異。

從微觀上看,生產率的增長和新技術的創新不斷導致經濟結構發生變化,一個行業的生產和就業都在擴大,而其他行業則在收縮。然而,其他行業的就業機會也在擴大。

例如,製造業生產率提高,但總就業份額下降,而電腦行業等領域的就業和產出快速增長。

經濟的這些轉變導致一些部門的工作崗位消失,而另一些部門則創造了工作崗位。

短期內,如果產品需求上升,將導致產品擴大。如果勞動生產率沒有變化,那麼他們通常需要雇傭更多的工人來做到這一點。但是,如果經濟中的整體需求沒有擴大,那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可能會導致短期內的就業下降。

從長遠來看,強調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會增加潛在的 GDP。它直接通過允許在相同就業水平下生產更多產出來實現這一點,但它也增加了就業,因為它降低了企業的勞動力成本並促進了新產業的創造。

勞動力成本不僅是工資和福利,也是與工人能夠生產的產出相關的成本。

在給定的工資和福利水平下,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會降低勞動力成本。如果更高的生產率降低了勞動力成本,企業就會發現擴大就業是有利可圖的。

你提出的邏輯被稱為技術失業。確實,由於技術進步,您將需要更少的人來完成相同數量的工作。但隨著技術的進步,您將需要更多的高技能工人來操作這些高科技機器。

Mankiw 的意思(至少在我看來)是,由於技能偏向的技術變革,對技術工人的需求可能會比對非技術工人的需求增加更多。如果不斷引入勞動力市場的技術進步可以很好地替代非熟練工人並補充受過高等教育的工人的技能,那麼這種技術變革將降低對非熟練勞動力的需求並增加對熟練勞動力的需求。

這也得到了資本技能互補假設的支持,該假設表明對實物資本投資的補貼(例如投資稅收抵免)將對不同的工人群體產生不同的影響。因為投資稅收抵免降低了公司的資本價格,它增加了對資本的需求,減少了對非技術工人的需求,並增加了對技術工人的需求。但它也表明,技術進步——例如,近幾十年來計算能力價格的大幅下降——可能對收入不平等產生重大影響,同樣因為它增加了對技術工人的需求並減少了對非技術工人的需求.

技能偏向的技術變革和資本技能互補假設這兩個術語均來自 George Borjas 的*“勞動經濟學第 8 版”*課程書。我強烈建議你看看它。

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人員認為,以技能為導向的技術變革解釋了美國工資不平等加劇的大部分原因。例如,參見 John Bound 和 George Johnson,“1980 年代工資結構的變化:替代解釋的評估”,美國經濟評論 82(1992 年 6 月):371–392

引用自:https://econom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36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