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

我們有一些過衝的證據嗎?

  • May 3, 2015

我正在經歷匯率超調(自本科以來我可能從未見過),在我看來,這個故事有點牽強。我想知道是否有一些經驗測試可以讓我信服。

這取決於你所說的超調是什麼意思。

最初的 Dornbusch (1976) 的故事是,在貨幣供應量出人意料地永久增加之後,名義匯率“超過”其長期水平(長期水平與貨幣供應量成比例地增加)。今天這不是一個直接相關的故事(我不確定它曾經是),因為貨幣政策的變化很少會以貨幣供應量的意外永久性變化的形式出現。

多恩布什“超調”的機制是,由於物價水平需要時間調整,短期內實際貨幣供應量增加,導致名義利率下降。名義利率的下降導致貨幣走弱。

如果我們去掉關於貨幣供應衝擊的第一部分,只考慮機製本身,在這個機製本身,(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較低的名義利率導致貨幣相對於其長期水平走弱,那麼我們有很多更相關和合理的故事。每當中央銀行的政策寬鬆或收緊政策時,您通常會看到匯率相應走弱或走強。這與未覆蓋利率平價的概念有關,但它是一個較弱的版本:它並沒有說 UIP 總是成立(它絕對不是),只是說它有條件地成立以應對利率衝擊。

令人驚訝的是,國際金融文獻對這是否屬實有好有壞,但邁克爾·基利最近表明,有條件的 UIP 似乎在應對貨幣政策意外事件時成立,正如貨幣政策聲明日所確定的那樣。我懷疑以前的文獻主要基於 VAR,沒有明確的辨識策略,由於糟糕的研究設計,很難找到一致的效果。

引用自:https://econom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5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