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論
著名的敵意收購的名稱是什麼,贏家支付的費用低於輸家
在我的研究中,我了解到一場以敵意收購告終的競購戰,贏家最終支付的價格低於輸家提供的價格。這是對博弈論元素的一個很好的展示,所以我想再讀一遍並推薦給朋友。
不幸的是,無論我嘗試什麼搜尋詞,我都無法在網際網路上找到它。我會陳述我記得的細節。如果答案能告訴我包括哪些公司,我會很高興,這樣我就可以研究有趣的細節。
開始了:
- A 和 B 兩家公司競相收購第三家公司。
- 競購戰至少發生在 10 年前,也許更久。
- 競購戰以敵意收購告終。
- A公司提供固定金額。我不確定,但只有在足夠多的股東接受的情況下,該提議才可能有效。
- 無論有足夠多的股東接受,B 公司都提供了更高的金額。但是,如果達到一定數量的股票,則要約價格會線性降低。
- B 的報價在 A 的報價中占主導地位。B贏得了敵意收購。
- 最後,股東獲得的股份比 A 最初提供的要少。(這是這場競購戰的瘋狂之處)。
我無法用足夠的搜尋詞翻譯該列表。它會為某人敲響警鐘嗎?
在一位前同學的幫助下,我能夠找到一些細節。
軼事是關於以下三家公司的:
存在一些新聞報導:
- https://mindyourdecisions.com/blog/2011/09/20/when-game-theory-backfires-a-case-study-of-robert-campeaus-takeover-bid/
- https://archive.fortune.com/magazines/fortune/fortune_archive/1990/06/18/73686/index.htm
簡而言之,梅西百貨出價每股67 美元,條件是獲得多數股份。如果投標不到一半,Campeau 出價每股74 美元,否則 $ \frac {0.5}{x} * \$74 + \frac {x - 0.5}{x} * \$60 $ 和 $ x $ 提供給 Campeau 的股份比例。在這個計劃之後,競購戰似乎還在繼續。上面部落格中給出的價格有所不同,我堅持講座中的這些。
我非常感謝有機會參加Kirste 教授在羅斯托克大學的講座。他們充滿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細節,比如這裡的這顆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