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請求

參考要求:性別工資差距/少數族裔工資差距

  • January 3, 2019

免責聲明:我既不是社會科學家也不是經濟學家。我希望 ESE 是提出這個問題的正確場所。

免責聲明 2:我打算在這裡引發意識形態驅動的討論。請保留任何非專業意見。

最近我接觸到關於“性別工資差距”和類似概念(例如種族工資差距)的討論,主要是通過大眾媒體。與流行媒體中的科學話題一樣,尤其是在這個特別政治化的案例中,人們傾向於拋出自相矛盾的研究,曲解研究,聲稱對方的研究是錯誤的,因為沒有調整一個或另一個變數。你知道我正在談論。關於該主題的報導往往很差,可能是由於意識形態原因(例如這里這裡)。

我想親自看看事實。幸運的是我是一名數學家,所以我相信能夠處理此類論文中的統計和方法問題。此外,在這場特殊的政治比賽中,我並沒有真正擁有一匹馬,所以我認為我可以從一個相當中立的立場來看待它。

您能否提供有關此問題的更多相關文獻的連結,或者在某種程度上與該問題相關?最好是在數據收集和解釋方式方面特別透明的論文,如果可能的話,甚至提供他們的原始數據(這在經濟學/社會科學中很常見嗎?)。

如果您對這個問題有意見,您可能會這樣做,請嘗試提供支持您意見的文獻,以及您所知道的試圖反駁您意見的最佳文獻。如果您不是貨物崇拜科學家(我認為您不是),那麼這應該是可能的。請隨意指出您認為文獻哪裡出了問題。

編輯 X-post,因為我不知道在哪裡發帖(抱歉)。

查看有關性別或種族工資歧視/差異的文獻時,有很多可能的起點。最好看一下關於勞動力供應的整體文獻(例如 Mincer 方程、工作休閒權衡等),但我們可以整天在這裡討論與一般工資建模相關的論文(我很高興如果您願意,可以提供一些。)我將盡我所能總結我在下面參考的理論和實證文獻。讓我們看看差異。


Becker (1973),**婚姻理論:第一部分**是早期關於家庭經濟學的一些著作,其中男性和女性傾向於根據他們的相​​對優勢選擇對方結婚。粗略地說,雖然人們傾向於與同身高、同種族、同學歷等的人結婚,但貝克爾建立的理論模型預測,由於家庭關心工作(就業)、休閒和家庭生產,最終會有某種分工來滿足所有這些需求。

Mincer 和 Polachek (1974),**《人力資本中的家庭投資:女性**和其他人的收入》在研究教育和工作培訓對工資的影響時將建立在早期工作的基礎上。本文特別指出,市場活動的預期,特別是關於撫養孩子的預期,將影響女性接受教育或工作培訓的程度,並會影響雇主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向女性支付工資的方式。如果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離開勞動力市場以花時間撫養孩子,那麼她們的工資年齡狀況將會改變。直覺上,甚至在孩子出生之前,女性的報酬可能會減少,因為未來對生產力的期望會影響工資和個人對技能的投資。

Becker (1971),**《歧視經濟學》**是一本巨著,為經濟歧視建模奠定了許多基礎。有很多東西要篩選,我在這方面的閱讀不是很好,但這裡建立的模型的要點是你可以區分偏見,即雇主可能偏愛出現的某些類型的工人在效用函式中,以及歧視,這是對平等的明確不平等待遇;也就是說,不平等的結果。儘管可能存在來自雇主的偏見,但取決於所使用的搜尋模型,如果沒有偏見的雇主提供足夠多的工作,我們可能不會在結果中看到任何歧視。


即使在控制了可能影響男女之間或種族之間工資差距的混雜變數之後,基於種族和性別的結果仍然存在一些歧視。

Dougherty (2004) **為什麼女性的學業回報率高於男性?**使用 E. Sommer 的回答中的瓦哈卡分解來研究為什麼女性的教育回報率似乎高於男性。在本文中,研究的一個理論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更願意/能夠與男性競爭以抵制性別歧視,因此回報率似乎更高。該論文對這一發現有一些支持。

Lang 和 Lehmann (2011) **勞動力市場中的種族歧視:理論和經驗**指出,雖然品味/偏好框架與搜尋模型相結合能夠解釋工資和失業持續時間之間的許多差異,但這些模型不太擅長顯示差異在失業率本身。統計模型(雇主擁有某種不完善的資訊,通過例如自我確認的刻板印象導致歧視性結果)可以很好地解釋工資差異的大小,但不能很好地解釋就業。本文試圖將這兩種方法的要素結合起來。

上面的這篇文章是一篇特別值得一看的文章(如果你有良好的數學背景,篩選起來不應該是一個太大的問題)。我認為我不能公正地嘗試在合理的時間內在這裡總結他們的結果的廣度,所以如果你願意,請自行檢查。


勞動經濟學中有很多關於性別和種族歧視的好文章,但我挑選了一些來做一些簡短的總結。下面列出了一些我沒有提到但對文獻很重要的內容。僅僅因為我選擇不總結它們並不意味著下面的文章特別不重要。我只是有自己的時間限制。我對現有文獻的介紹也不全面,但希望對其他人來說是一個好的起點。

希望其中一些資源對您和未來的使用者有用。


延伸閱讀

Oaxaca-Blinder 分解:

  • Blinder, Alan S. “工資歧視:簡化形式和結構估計。” 人力資源雜誌(1973 年):436-455。
  • 瓦哈卡,羅納德。“城市勞動力市場中的男女工資差異。” 國際經濟評論(1973):693-709。

勞動力供應/補償差異:

  • 瓦哈卡、Ronald L. 和 Michael R. Ransom。“關於歧視和工資差異的分解。” 計量經濟學雜誌,第 61 期。1 (1994): 5-21。
  • Rosenzweig、Mark R. 和 T. Paul Schultz。“出生的需求和供應:生育能力及其生命週期後果。” 美國經濟評論 75,沒有。5 (1985): 992-1015。
  • 亨德森、丹尼爾 J.、所羅門 W. 波拉切克和王樂。“教育回報率的異質性。” 教育經濟學評論 30,沒有。6 (2011): 1202-1214。
  • Goldin, Claudia, Katz, Lawrence F 和 Kuziemko, Ilyana,“美國大學女性的回歸:大學性別差距的逆轉”,經濟展望雜誌 20(4), 2006, 133-156
  • Blau、Francine D. 和 Lawrence M. Kahn。“1990 年代美國的性別薪酬差距:趨同放緩。” ILR 審查 60,沒有。1 (2006): 45-66。
  • Mobius、Markus M. 和 Tanya S. Rosenblat。“為什麼美麗很重要。” 美國經濟評論 96,沒有。1 (2006): 222-235。
  • 朗、凱文、邁克爾·馬諾夫和威廉·T·狄更斯。“勞動力市場上的種族歧視與公佈的工資優惠。” 美國經濟評論 95,沒有。4 (2005): 1327-1340。

我並不完全在這個領域,但在我看來,有很多關於性別工資差距的證據。我在研討會演講中經常聽到的一件事是,在美國,一旦你排除了其他不平等薪酬的原因,例如年齡、經驗、教育、種族等,就幾乎沒有普遍的性別工資差距。另一個主要事實是女性主要在低收入部門工作(例如護理或教育與金融)。這表明人們必須研究性別工資差距的原因,例如母親的工資懲罰。有關進一步參考的非技術介紹,您可以查看此處

引用自:https://econom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2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