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

為什麼使用遠期的套期保值成本F-小號小號F−小號小號frac{F-S}{S}這和Carry有什麼關係?

  • February 15, 2020

我對對沖外國風險敞口以及這與套利有何關係感到有些困惑。

我讀過對沖成本 $ h $ 是 $$ h=\frac{F-S}{S} $$

在哪裡 $ F $ 是前鋒和 $ S $ 是現貨價格。另一方面,Pedersen將以下定義為進位 $ c $ :

$$ c = \frac{S-F}{S} $$

讓我們暫時假設我們對貨幣遠期感興趣,因為這就是貨幣對沖的情況。此外,如果我們是想要購買美元計價債券的歐洲投資者。所以 $ S $ 是即期美元/歐元匯率和 $ F $ 對應的前鋒。讓 $ r_u $ 和 $ r_e $ 分別是可用的美國和歐洲利率。使用涵蓋的利率平價,我可以得出遠期價格為

$$ F = S\frac{1+r_e}{1+r_u} $$

現在有幾個問題,市場參與者在現實中如何使用這些詞彙:

  1. 為什麼市場參與者使用 $ h $ 作為成本,而不僅僅是遠期價格 $ F $ ?
  2. 簡單來說,套利是持有資產的回報。為什麼這正是 $ -h $ ? 它背後的直覺是什麼?
  3. 為什麼市場參與者經常只將利率的差異作為對沖成本(這並不像上面看到的那樣準確)。即,如果您作為歐洲投資者持有以美元計價的債券,他們將其計算為 $ r_e-r_u $ , 這不同於 $ h $ .

重新閱讀您連結的 Koijen、Moskowitz、Pedersen、Vugt 著名的位文章(至少是線上版本),我發現他們將外幣進位定義為(第 9 頁上的公式 7):

$$ C_t = \frac{S_t-F_t}{F_t} $$

但是,我也看到了將進位定義為(就像您所做的那樣)的來源

$$ C_t = \frac{S_t-F_t}{S_t} $$

在這兩種情況下,利差旨在描述“一切都保持不變”時外幣遠期多頭頭寸的回報,即在這種情況下,即期匯率保持不變(即 $ S_T=S_t $ ,其中 t 是現在,T 是遠期的到期日)。這兩個定義的區別在於分母,即“投資金額”。對於遠期等衍生品,“投資金額”一開始就不清楚;Pedersen 假設您預留了遠期合約的全部價值,而另一個定義假設您預留了金額 S,即外幣的即期價值。任何一種約定都可以,並且 S 或 F 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相同的數量級。

現在我們來用遠期對沖外國債券。由於您做多債券,因此您做多外幣,為了對沖您的外匯風險,您必須做空遠期,即在遠期市場賣出外幣。你賣出的外幣數量應該是你對債券在時間 T 的價值的預測。通常這會比債券的目前價值高​​一點,因為債券會產生一些利息,我們可以假設以外幣保存和/或再投資於外國債券。如果您的估計有誤,您將遇到“套期保值錯誤”(外匯波動的不良影響),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將是非常小的。

人們指 $ h_t $ 作為“對沖成本”,但這是一個令人困惑的術語。一方面 $ h_t $ 可以是積極的或消極的,不像“成本”的日常含義,它總是會減損你的財富。對沖腿將隨著時間的推移獲得回報(“對沖回報”),這取決於即期匯率的變動。 $ h_t $ 是即期匯率不變時的對沖收益 ( $ S_T=S_t $ )。通過這個定義,我們看到這與套利完全相同,但符號相反,因為對沖是做空外幣,而套利是針對一個人做多貨幣計算的。所以 $ h_t=-C_t $ .

為什麼市場參與者“經常以利差作為對沖成本”?這是一個近似值。我們有 $ h=(S−F)/S=1−F/S=1−\frac{1+r_e}{1+r_u}=\frac{r_u−r_e}{1+r_u}\approx r_u−r_e $ 因為分母 $ 1+r_u $ 接近1。兩個數字相減很容易,雖然錯了,但通常不會相差太遠。

Q1。你到底是什麼意思? $ h_t $ 即期匯率不變時的套期保值收益” ?

當您為汽車投保1年時,“保險費用”是指即使您的汽車沒有損壞,您也必須向保險公司支付H。如果您沒有保險且汽車沒有損壞,您將無需支付任何保險費,也無需支付任何維修費用。所以“保險成本”是一種“遺憾”,當你投保時害怕一些不好的事情,但什麼也沒發生。當然,在其他情況下,保險可能會得到回報,例如,如果您的汽車在事故中嚴重損壞。

通過(粗略的)類比,當您對沖您的債券時,您進入了一種可以賺取回報(賺錢或虧錢)的貨幣遠期。這個回報取決於即期匯率的演變,等於 $ -\frac{S_T-F_t}{S_t} $ (減號是因為空頭頭寸)。假設即期匯率保持不變 $ S_T=S_t $ 那麼(1)你後悔對沖,完全沒有必要(2)你仍然“付出了代價”(這可能是負面的,即對你來說是利潤)。這一數額 $ h_t = \frac{F_t-S_t}{S_t} $ 被一些人稱為“套期保值成本”,類似於我前面提到的車險案例。

Q2。他們說:“對於套期保值,您將獲得國內利率和基本支付國外利率。” 為什麼會這樣?

通常,公司與銀行簽訂遠期合約。但他們也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自己的(做空)遠期交易”:(1)從外國銀行借入外幣,(2)按匯率立即將外幣兌換為本國貨幣 $ S_t $ , (3) 在時間 T 之前以本國匯率投資本國貨幣。事實上,CIP 定理的證明利用了銀行遠期和“自己動手”遠期等價且定價相同的事實。由於國外和國內利率不相等,這通常會導致一些收益或損失(除非未來即期利率完全等於遠期利率 F,即 $ S_T=F_t $ ,什麼時候為零)。

[為了幫助記住這一點,您可以想像一個陷入困境的新興市場國家,通貨膨脹率和利率都很高。在這些情況下,人們會說“天哪,對沖 X 國太貴了”。他們的意思是 $ r_{foreign} >> r_{domestic} $ 和 $ F<<S $ 因此,對沖相當於高價借貸和低價投資,或以低價值(即低於目前價值)遠期賣出貨幣。確實,如果(出於某種奇蹟)匯率沒有貶值,您將付出巨大的對沖成本。但當然市場並不愚蠢,在這種情況下貶值的可能性很大,這實際上是遲早的確定。]

引用自:https://quant.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5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