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學

貿易逆差的原因:多種觀點

  • March 11, 2021

我試圖了解在美國出現貿易逆差的原因和宏觀經濟影響,我在這個話題上遇到了一些不同的觀點。我想知道是否有研究試圖了解這種貿易逆差的根本原因。

首先,我明白貿易逆差不一定是壞事,這完全取決於具體情況。由於貿易逆差反映了儲蓄和投資之間的差異,它的好壞取決於超額投資的用途,以及這些投資是否會在未來獲得收益。

也就是說,我的重點是試圖了解導致目前貿易逆差增加的原因;我看到有不同的看法:

  1. 美國是消費驅動的,我們的消費者/政府的支出超出了他們的能力範圍。也就是說,美國經濟有巨大的需求,導致我們進口多於出口,造成赤字。如果我們削減開支,就會減少貿易逆差

$$ 1 $$. 2. 東亞國家(尤其是中國)正在經歷“儲蓄過剩”,他們不再投資自己的國家,而是將資本輸出到美國,並將其存放在安全的美國財政部投資中。正是這種流入美國的資本正在擴大貿易逆差

$$ 2,3 $$.

$$ 1 $$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everything-you-need-to-know-about-trade-economics-in-70-words/2017/05/05/a2b76a02-2f80-11e7-9dec-764dc781686f_story.html?noredirect=on $$ 2 $$ https://carnegieendowment.org/chinafinancialmarkets/77009 $$ 3 $$ 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boarddocs/speeches/2005/200503102/default.htm (1) 的定性證據:

(2) 的定性證據:

  • 中國是一個淨出口國,通過採取措施防止人民幣兌美元走強,繼續保持競爭力。
  • 相對於美國,中國的儲蓄率佔 GDP 的很大一部分:https ://tradingeconomics.com/china/personal-savings 。
  • 美國的利率處於歷史低位,這是因為國外對美國國債的需求很大。引用自

$$ 2 $$:

利率非常強烈地表明,資本不是從國外被吸入美國,而是從國外被推入美國。

我在故事的兩面都看到了一點真相。美國是消費驅動的(不一定是壞事),而中國的儲蓄率很高,可能是因為文化(注重儲蓄)、收入不平等(富人比窮人儲蓄更多)等一系列因素。

我有兩個主要問題:

  • 因果關係的方向是什麼?是美國消費拉動貿易逆差,還是外資流入拉動美國消費?我會欣賞任何定量地爭論一種或另一種方式的學術引用。
  • 如果是資本流入拉動美國消費,那麼美國為什麼不直接用廉價貸款來償還目前的債務呢?決定如何處理我們獲得的資本不是在美國的控制範圍內嗎——為什麼要花錢?

通常,一個好的答案主要是闡明問題本身的某些方面。我希望一些評論可能有用。

關於因果關係,事實是,目前的赤字意味著美國的儲備退出,只有儲備進入才能支持,否則導致儲備存量減少,最終耗盡。資本賬戶超額——資本淨流入——代表儲備的流入,從這個意義上說,為貿易逆差融資(見總統經濟報告,2004)。撇開因果關係不談——這可能非常複雜並需要其他問題——這兩種不平衡都是同時出現的。換句話說,貿易逆差和資本過剩的出現高度相關的事實並不意味著因果關係。我懷疑——再次抱歉缺乏證據——那裡確實沒有因果關係。相反,在關於利率或匯率的問題中提出的那些路徑可能是更有希望的解釋來源,可能除了生產力和成本結構之外(再次參見《總統經濟報告中的結論》,2004年*)*。這將是第三個未知因果因素的一個例子。

關於用資本流入償還債務,我們必須記住,這些資本流入是新債務。例如,參見Kirabaeva、Koralai & Razin、Assaf。(2010)。資本流動的構成:調查,NBER 工作論文系列。除債務工具外,資本流入還包括股權工具,即外國直接投資和股權購買。根據具體情況,即使是最後一項也可以被視為國家“債務”,因為它代表了“本地”公司的外國所有權。

有趣的是,“美國決定如何處理我們獲得的資本的控制權”反映了一個獨特的代理人“美國”的融合,實際上它是一組——數百萬——公司、消費者、當局……對所有這些流量的使用沒有中央控制,即使所有這些代理在美國都在行動和控制,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們都構成“美國的控制”。

引用自:https://econom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