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就業”是“自然失業率”的同義詞嗎?
“充分就業”一詞與“自然失業率”是同義詞嗎?帕金等人。(2010) 在第 20 章中似乎可以互換使用這兩個術語,但在牛津經濟學詞典 (Black, Hashimzade & Myles 2009) 中查找這兩個術語顯示出兩種不同的含義:Black、Hashimzade 和 Myles 聲明“充分就業”與勞動力市場的平衡點有關,而“自然失業率”是凱恩斯主義的概念,它著眼於在持續通貨膨脹的情況下的失業率水平。
我對此的解釋是,“充分就業”是一個經典概念,而“自然失業率”不是,因為後者似乎根據通貨膨脹率(名義變數)而變化。
編輯:到目前為止我得到的答案是不正確的,因為他們說“充分就業”意味著“100% 就業”。這是不正確的,因為充分就業實際上考慮了摩擦性失業。我引用了兩本關於充分就業定義的詞典:
勞動力市場達到均衡狀態的情況,使得那些願意並能夠以現行工資率工作的活躍勞動力能夠找到工作,剩下的唯一失業是摩擦性失業。
(布萊克,雜湊姆扎德和邁爾斯 2009)
以下定義來自《經濟學人》
為所有想要他們的人提供工作。這並不意味著零失業率,因為在任何時候都有些人不想工作。此外,由於有些人總是在工作之間,通常會出現一些摩擦性失業。充分就業意味著每個想要工作並願意以市場工資工作的人都在工作。大多數政府的目標是實現充分就業,儘管如今他們很少嘗試將失業率降低到低於奈魯:最低失業率與穩定、低通脹相一致。
《經濟學人》繼續將摩擦性失業定義為
失業總數的那部分是由於人們只是換工作並花時間處理它,因為他們花時間尋找工作或在開始新雇主之前休息一下。即使在技術上充分就業的情況下,也可能會出現一些摩擦性失業,因為大多數人會不時更換工作。
在南非,失業被定義為那些積極尋找工作但沒有找到工作的人。摩擦性失業似乎是一個更寬鬆的概念:公民想要工作,但樂於放棄以前的工作。他們可能完全有可能找到工作,只是他們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獲得下一份契約。因此,不能說一個工作崗位過剩的經濟體沒有充分就業。
參考
Black, J, Hashimzade, N & Myles, G. 2009。牛津經濟學詞典。第 3 版。紐約:牛津大學出版社。
Parkin, M, Kohler, M, Lakay, L, Rhodes, B, Saayman, A, Schöer, V, Scholtz, F & Thompson, K. 2010。經濟學:全球和南部非洲的觀點。開普敦:皮爾遜。
充分就業是一個更籠統的術語,其含義遠小於自然就業率。我閱讀大量經濟學論文的經驗是,謹慎的作者不會混淆這兩個概念。
嚴格來說,充分就業應該意味著 100% 的勞動力被雇用。但是當我們談論諸如trente glorieuses之類的時期時,該術語通常用於表示“非常低的失業率”,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將其與自然就業率聯繫起來。政治家肯定不會使用後者,而經濟學家可能並不總是非常小心他們使用哪一種。
失業有時被歸類為摩擦性、週期性和結構性。在這種分類下,我們可以將充分就業定義為零週期性和結構性失業,但也可能是一些摩擦性失業。
自然失業率是與穩定通貨膨脹相一致的失業率。
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