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學

LM 曲線:如果沒有央行的 OMO,利率將如何變化?

  • September 26, 2019

以下是第 3、4 和 5 章中處理 IS-LM 模型的章節的要點,來自 Macroeconomics,Blanchard & Johnson,第 6 版。

金融市場的均衡意味著收入的增加導致利率的增加,因此 LM 曲線向上傾斜。**LM 曲線是在給定的(實際)貨幣供應水平上得出的。**進一步假設價格水平在短期內是固定的。此外,假設中央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OMO)改變貨幣供應量。當中央銀行購買債券時,債券價格上漲,利率下降。相反,當央行出售債券時,債券價格下跌,利率上升。因此,利率直接取決於 OMO。

我無法理解的是,為什麼利率會因為收入的變化而變化,因為貨幣供應量沒有變化,因此沒有 OMO 發生?

另外,當債券價格下跌時,為什麼會有人從中央銀行購買債券?

編輯:(與固定貨幣供應量有關,第一個問題)由於支票存款沒有利率,而且除了準備金之外的銀行資金用於購買債券,而不是用於借貸,人與人之間的借貸是一種選擇。但是,由於以下原因,這似乎並不合理。貨幣需求向右移動以增加收入,並在較高點與貨幣供給曲線相交,導致利率上升。收入的增加會抑制人們向人們藉貸,導致與預期相反的結果,降低利息。

(與可變貨幣供應量有關,第二個問題)已經投資的消費者可能會持有他們的債券,但可能不會用額外的收入購買新的債券。所以利率不應該改變。此外,如果消費者之間在沒有央行干預的情況下買賣債券,並對利率進行重大調整,他們可能不會合作。例如,CB 決定減少貨幣供應量,但消費者可能不會放棄他們的債券,因為他們的收入最近可能有所增加。

因此,利率直接取決於 OMO。

雖然公開市場操作對利率有很大影響,但中央銀行還有其他方式影響利率。例如,他們可能會增加或減少超額準備金的利息。此外,IS-LM 模型不一定假設存在中央銀行。在中央銀行存在影響利率之前,市場就已經設定了利率。

那麼,在實際貨幣供應量固定不變的情況下,利率如何上升?交易需求的增加導致貨幣需求的增加。如果實際貨幣供應量保持不變,那麼利率應該會上升。下面是一個例子。

想像一個只有一種商品(番茄)和兩個人(買方和生產者)的經濟體。生產者生產所有番茄。買方擁有所有 10 個積分,並願意消耗一切可能的東西。想像一下,生產者生產了 10 個番茄,並且願意以每個番茄 1 個積分的價格出售。因此,實際 GDP 為 10 個學分。如果買方從生產者那裡購買了所有 10 個番茄,買方將擁有 10 個番茄,生產者將擁有 10 個信用。

第二年,Buyer 神奇地重新獲得了所有 10 個學分。也許買家從生產者那裡偷走了它們;沒關係。生產者生產 20 個番茄。因此,實際 GDP 現在是 20 個學分。直覺上番茄價格應該會隨著供應增加和固定需求(來自買方)而下降,但這意味著實際貨幣供應量已經下降。因此,為了更好地說明 LM 曲線,讓我們假設 Producer 將價格保持在每個番茄 1 個信用點。買方現在購買了 10 個番茄,並且沒有剩餘積分。但是買方決心消耗一切可能的東西,因此買方與生產者達成協議,借用現在生產者以 10% 的利息擁有的 10 個信用。然后買方再購買 10 個番茄。

簡而言之,實際 GDP 翻了一番,實際貨幣供應量保持不變,利率從 0%(沒有人借貸)上升到 10%。

另外,當債券價格下跌時,為什麼會有人從中央銀行購買債券?

中央銀行有時會出售他們之前購買的債券以減少貨幣供應量。中央銀行將嘗試這樣做的聲明可能會吸引搶先的投機者。換句話說,基本的市場動態將適用:如果沒有人想購買債券,那麼價格就會下跌,直到有人認為價格已經下跌到足以使他們最終再次開始上漲,即使在中央銀行的壓力下。

LM 曲線是針對給定的實際貨幣供應量繪製的,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將使曲線移動。

也許看看被描述為 LM 曲線的方程會有所幫助:

LM:$$ L(Y,i)=\frac{\overline{M}}{\overline{P}} $$ 在哪裡 $ L(\cdot) $ 是真實的貨幣需求, $ Y $ 是國民收入, $ i $ 是利率,並且 $ M $ 和 $ P $ 分別是貨幣供應量和物價水平。我在上面放了一個酒吧 $ M $ 和 $ P $ 表示這些是固定的。那麼 LM 曲線就是所有 $ (Y,i) $ 這個方程成立的對,保持 $ M $ 和 $ P $ 持續的。

這條曲線的解釋很簡單,因為等式的左側給出了實際貨幣需求,而右側給出了實際貨幣供應。那麼 LM 曲線是由所有的對組成的軌跡 $ Y $ 和 $ i $ 平衡貨幣市場。

現在讓我們看一下圖表: 在此處輸入圖像描述 現在我們準備回答您的問題:

我無法理解的是,為什麼利率會因為收入的變化而變化,因為貨幣供應量沒有變化,因此沒有 OMO 發生?

現在記住圖表是一個集合 $ (Y,i) $ 使真實貨幣需求和供應均衡的貨幣對。如我們所見,曲線向上傾斜。為什麼是這樣?有了更高的收入 $ Y $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人們會願意在商品和服務上花更多的錢。為此,他們需要口袋裡的錢。為了確保口袋裡有足夠的錢買東西,他們在給定的利率下借出更少的錢。然而,這(增加的實際貨幣需求和固定的實際貨幣供應量)導致人們想要藉出的錢少於人們想要藉的錢:對貨幣的需求過剩。因此,借錢的價格上漲,而這個價格,你猜對了,就是利率 $ i $ . 它會增加,直到需求再次等於供應。

因此,我們推導出了利率和國民收入之間的正相關關係,而貨幣供應量保持不變:LM 曲線。

現在假設中央銀行進行公開市場操作。具體來說,假設他們從公眾那裡購買債券,從而增加了貨幣供應量: $ M \uparrow $ . 由於價格水平是固定的,實際貨幣供應量也會增加: $ (\frac{M}{\overline{P}}) \uparrow $ . 結果是給定國民收入的較低利率:LM曲線向下移動。這背後的故事是 $ (Y,i) $ “舊” LM 曲線上的貨幣對實際貨幣需求等於“舊”實際貨幣供應量,而“舊”實際貨幣供應量低於“新”實際貨幣供應量。因此,要讓實際貨幣需求增加到所需水平,我們要麼需要更高的國民收入( $ Y \uparrow $ ), 較低的利率 ( $ i \downarrow $ ), 或兩者。

引用自:https://econom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3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