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學

當對真實貨幣的需求增加時,對貨幣流通速度有何影響?

  • April 14, 2022

假設政府法規的變化允許銀行開始支付支票賬戶的利息。貨幣存量是貨幣和活期存款的總和,包括支票賬戶。(a) 這種變化如何影響貨幣需求?(b) 貨幣流通速度會發生什麼變化?(c) LM 曲線會發生什麼變化?(d)如果物價水平固定,產量和利率會發生什麼變化?使用 IS-LM 框架來解釋你的答案。

這是給出的問題。根據我的理解:(a)支票賬戶的利息意味著持有貨幣的成本降低,因此貨幣需求上升。(c)由於貨幣需求上升,利率將上升,因此 LM 曲線向左移動。(d) 由於 LM 曲線左移,利率上升,產出下降。我的回答正確嗎?如何在 ISLM 模型中插入貨幣流通速度?

(a) 這種政策變化的效果在我看來理論上是模棱兩可的。這最終取決於消費者的喜好。

利息支付的增加降低了擁有現金的機會成本,這可能會使一些消費者通過儲蓄更多來過上更好的生活,而另一些人可能會認為這是一種解脫並持有更多現金。我們需要一個效用函式來了解消費者對政策變化的反應。

(b) 再次,模棱兩可。這取決於政策變化對貨幣需求的流動性影響。讓我們首先記住交換方程:

$$ MV=PQ $$ 如果消費者在支票賬戶上存更多的錢,貨幣供應就會增加。鑑於價格水平和產量是固定的(我們是在短期內),增加 $ M $ 使貨幣流通速度 $ V $ 減少。另一方面,如果消費者在支票賬戶上存款減少,貨幣供應量就會下降,貨幣流通速度就會增加。

(c) 正確的答案——至少在我的理解中——是模棱兩可的。如果貨幣供應量增加,則 LM 向右移動,如果減少,則向左移動。

(d) 如果 LM 向右移動且價格水平固定,則產量上升,利率下降;如果向左移動,產量下降,利率上升。

貨幣流通速度只不過是名義貨幣易手的次數。假設一個國家的 GDP(總支出)為1,000美元。流通中的貨幣數量為 500美元。因此,貨幣應轉手兩次才能發生價值 1000 美元的支出,這使得貨幣流通速度 = 2。

$ MV=PY $ => $ M = (1/V) PY $

現在來回答你的問題,假設 GDP 增加到1500美元。如果貨幣供應量和價格保持不變,那麼貨幣流通速度必須增加到 3 才能維持價值1500美元的支出。

這是一個完全經典的案例,假設產出處於均衡的充分就業水平。

但在實體經濟中,事情就沒有這麼簡單了,因為貨幣本身變成了一種資產,其價格就是利率。

引用自:https://econom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2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