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
1929年股市崩盤和失業率
托馬斯·索威爾一再提出,政府乾預在很大程度上要為大蕭條負責。例如,他記錄了 1929 年股市崩盤後幾個月失業率的變化。基於Vedder 和Gallaway的《失業》 (也可通過JSTOR獲得),第 77 頁,可以看到失業率從 5%(1929 年 11 月)下降到 9%(1929 年 12 月),再下降到 6.3%(1930 年 6 月)。就在那時,胡佛簽署了《斯穆特-霍利關稅法》,索維爾認為這是造成大蕭條的首要原因。然後他指出,到 1930 年 12 月,失業率飆升至 14.4%。此外,除了 1931 年初的小幅波動外,失業率略低於 1936 年的 14.4%,但這仍然是 1939 年 12 月的失業率。
我想知道哪些替代因素或解釋可以解釋失業率的快速上升,然後是接近之前數字的下降,然後是顯著和持續的增長,或者是否存在這樣的替代方案。
對您提到的作者的一個警告,Thomas Sowell 是一位堅定的保守派經濟學家,因此您從他那裡聽到的大多數論點都會堅持 Econ 101 的智慧,即政府乾預通常是不好的,關稅總是不好的(公平地說,這很難用它們來糾正全球“公共產品”的外部性)等。
儘管關稅可能不一定是緊縮經濟的正確選擇,但總體情況是,我們當時的美國中央銀行不太獨立於政治,對如何應對流動性危機知之甚少。它最終收緊貨幣政策而不是放鬆貨幣政策以緩解經濟收縮,長期加劇就業問題。還要記住,這段超過 10% 的失業率持續了十多年左右;很難說出導致高失業率的所有因素是什麼,尤其是在沒有關於那個時期大部分時間的官方失業率數據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