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

哪些機構是“影子銀行”的例子?

  • April 12, 2020

在討論美國和中國經濟時,我經常聽到影子銀行這個詞。影子銀行到底是什麼,您能否舉一些充當“影子銀行”的特定公司的例子?有人告訴我,在中國,影子銀行是指沒有寫在任何文件中的非正式貸款。它是否正確?

雖然誰告訴你中國的“影子銀行”是正確的,但在國際背景下,該術語通常可以指非正式銀行安排(該術語的最早使用);然而,如今,它通常用於保羅麥卡利在2007 年傑克遜霍爾會議上發表的演講(“提頓反思”)中首次創造的意義。他將它們描述為:

$$ T $$他整個字母湯都是槓桿化的非銀行投資渠道、工具和結構…… 與受監管的實體銀行不同的是,受監管的實體銀行以有保險的存款為自己提供資金,並獲得美聯儲貼現視窗的支持,而不受監管的影子銀行則以無保險的商業票據為自己提供資金,這些商業票據可能會或可能不會得到來自實體銀行的流動性額度的支持。

Kitsune 指出,結構化投資工具當然是影子銀行的一種,但非銀行經紀自營商、某些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和特定的對沖基金可以被視為影子銀行的一種。在確定一個實體是否是“影子銀行”時要問的問題是雙重的——它們是否:

  1. 執行信用、流動性或期限轉換;和
  2. 通過無保險的批發存款(不使用流動性工具)為自己籌集資金?

作為對您問題的直接回答,Pozsar、Adrian、Ashcraft 和 Boesky (2010)說:

影子銀行的例子包括金融公司、資產支持商業票據 (ABCP) 管道、結構性投資工具 (SIV)、信用對沖基金、貨幣市場共同基金、證券出借人、有限目的金融公司 (LPFC) 和政府贊助企業(GSE)。

強烈建議您點擊該連結並花時間瀏覽第 2 頁的地圖。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實體中的許多實體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而沒有發生任何事件,而且由於對銀行業監管方式的選擇,影子銀行往往是既要限制監管範圍又要限制在監管範圍內失敗的風險——這具有將中介活動推到監管範圍之外的效果。

引用自:https://econom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1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