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有效市場假設與隨機遊走

  • August 5, 2020

我很難理解 EMH 和隨機遊走之間的區別。

如果我理解正確,EMH 聲明所有可用資訊都包含在價格中,其中包括已經可以預期的任何未來資訊。因此,下一個價格變動應該是隨機的。然而,大量研究表明,回報是自相關的,可以通過賬面價值/市場價值等各種變數來預測。自相關不是直接反對 EMH 嗎?

John Cochrane 在 1999 年發表了一篇不錯的文章,題為“金融新事實”,總結了當時過去 15 年金融領域的一些發展。其中之一處理 EMH 和隨機遊走。

隨機遊走 = 回報不可預測。因此,在時間 t 的時間 t+1 的期望回報就是時間 t 的回報。隨機遊走的問題是 2 倍。RW 的假設是它需要理性的投資者,這意味著不應該有不可利用的獲利機會。如果是這樣,那麼投資者不應該在基本面分析上浪費錢。RW 模型也過於嚴格。有證據表明使用真實數據進行波動性分群,並且殘差不是獨立同分佈的。

然而,新觀點(當時是 1999 年)認為,長期回報是可預測的,並且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建立的。每日回報或每月回報是不可預測的,年度回報可能略有可預測,但 5-10 年的回報是相當可預測的。這將我們帶到了 Paul Samuelson 提出的鞅模型,它是市場效率的基礎,並解決了與 RW 相關的問題。具體來說,鞅隱含的 EMH 需要指定資訊集的規範,該資訊集的預期回報是有條件的。這就是為什麼有 3 種形式的 EMH:弱、半強和強。

因此,要回答您關於 RW 和 EMH 之間區別的問題:

  1. RW 模型限制了 r_t+1 的所有條件矩,而鞅模型只限制了第一個時刻(即條件預期收益)。
  2. Martinagle 模型符合牛市和熊市,但不符合 RW 模型。
  3. 鞅模型等價於現值模型,RW模型則不然。

預測變數

你是對的,賬面/市場或股息收益率已被用來預測。Schiller (1981) 和 LeRoy and Porter (1981) 以股息收益率為例。有證據表明,使用持續變數的回報可預測性與 Horizo​​n 一起建構。

回報是自相關的。

對於您的最後一個問題,我們進行了各種實驗來測試自相關性。假設我們發現自相關,這對於鞅模型(以及它所隱含的 EMH)來說是一個問題嗎?如果回報是自相關的,那麼只要過去的回報在資訊集中,那麼有條件的預期回報就不再是常數。因此,在過去的收益中尋找自相關是鞅模型的一個問題。零自相關並不意味著存在鞅,但非零自相關意味著絕對沒有鞅。但你是對的,因為它反對 EMH。但是請記住,由於我們使用的是 EMH 的鞅模型,因此我們遇到了一個無法解決的聯合假設問題。我們不確定我們的零假設是否正確指定。我們也不確定鞅的資訊集是否正確指定。這將把我們帶到 Robert Shiller (1981) 的變異數界限檢驗,它試圖解決這個問題。

總之,現實介於兩者之間。數據和預測變數表明,鞅模型只提供了一個框架。RW 限制性太強,被推翻。

定量的角度來看,有效市場假設意味著兩個屬性:

底層過程具有馬爾可夫特性:

如果 $ S_t $ 是折扣價格的隨機過程,採用過濾 $ \mathcal{F}_t $ 然後 $ \mathbb{E}[S_t | \mathcal{F}_t]=\mathbb{E}[S_t | S_0]=S_0 $

這稱為無記憶屬性。所有私人和公共資訊都體現在目前價格中。EMH 將其定義為市場效率的強形式。

現在關於隨機遊走。儘管沒有必要限制隨機遊走過程,但由於 CLT 和大數定律(布朗運動是隨機遊走的極限)。EMH 需要一個鞅過程。貼現過程是一個以無風險利率為 numairare 的鞅。在金融領域,這意味著不存在風險溢價,風險中性的投資者與回報率無關。

我想我已經在 Stackexchange QF 的另一個執行緒中看到了使用 Arrow-Debrow 市場對 EMH 的一個很好的解釋。

參考你的最後一句話,當且僅當交易策略提供異常回報時,這是正確的,在控制交易成本後顯著。動量和逆向策略與有效市場假設相反。歡迎任何編輯/更正

引用自:https://quant.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46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