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政府的法規/法律會導致結構性失業嗎?

  • February 12, 2020

我想是的。我的推理正確嗎?推理:

例如,假設賣淫是合法的,但隨後國家改變了法律,將賣淫定為犯罪。國家是否造成了結構性失業?從國家和官方經濟的角度來看,賣淫作為一種工作已經不復存在。有這樣的工作,但由於新的法律,它不再是了。我們不認為非法活動是工作,就像我們不認為專業的銀行劫匪從事搶劫銀行的工作一樣。

讓我們考慮一個更微妙(和更瘋狂)的例子:政府規定擁有電腦是非法的。結果,程式作為一種職業消亡了。這是一個更微妙的例子,因為程式並沒有被定為非法。從技術上講,您不需要擁有一台電腦來創建程序。您可以使用筆和紙創建程序,然後將結果發送給在國外某個地方擁有電腦的個人/組織,那裡的電腦是合法的。或者你可以藉一台電腦然後程式。第一種方法非常繁瑣,絕對不實用且沒有競爭力,而第二種方法(借用)需要有電腦的人。這樣的程式不會是非法的,但出於務實的考慮,它會涉及,直接(當程序員擁有他們的電腦時)或間接(當程序員使用他人擁有的電腦時)違反新法律。因此,實際上人們將被迫放棄程式作為維持生計的一種方式,因為他們不想在法律方面遇到麻煩。我認為這是結構性失業的一個例子,因為它對程序員的影響類似於社會失去獲取和使用電腦的能力(作為使用者,而不是作為程序員)。

第三個例子。假設國家有死刑,但後來禁止了。以前以劊子手為生的人失去了繼續從事劊子手工作的能力。從他們的角度來看,後果就像他們被機器人劊子手淘汰一樣。所以這裡有結構性失業。

第四個例子。假設最低工資法被引入。最低工資設置得如此慷慨,以至於一些兼職工作消失了。我認為這是結構性失業,因為後果是相同的(從以前從事兼職工作的人的角度來看),就好像所說的兼職工作被自動化了一樣。

這個例子中的每一個都表明結構性失業可能來自法規/法律。雖然這有點過分,但從技術上講,我們至少需要一個正確的例子,所以我在某種意義上過度證明了它。

我們真的不需要證明任何例子,因為我們可以有更一般的證明。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結構性失業可能是由政府的法規/法律引起的,只需閱讀來自信譽良好的來源的相關定義(順便說一句,維基百科不是信譽良好的來源)。

Tyler Cowen 和 Alex Tabarrok 的“現代宏觀經濟學原理”對結構性失業的定義(附錄 B):

結構性失業是由長期衝擊或經濟的永久性特徵引起的持續性長期失業,使一些工人更難找到工作。

現在,根據 Investopedia 的說法,有“政策衝擊”之類的東西 ( https://www.investopedia.com/terms/e/economic-shock.asp )

政策衝擊是對經濟產生深遠影響的政府政策變化。政策衝擊的經濟影響甚至可能是政府行動的目標。這可能是預期的副作用,也可能是完全意想不到的後果。財政政策實際上是一種蓄意的經濟需求衝擊,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旨在隨著時間的推移平滑總需求。徵收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可能對國內產業造成正面衝擊,但對國內消費者造成負面衝擊。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政府的法規和法律可以造成結構性失業,即通過政策衝擊。

來自維基百科

結構性失業是一種非自願失業形式,是由於經濟中工人可以提供的技能與雇主對工人的技能要求不匹配(也稱為技能差距)造成的。

根據這個定義,只要工人擁有的技能需求不足,並且沒有他們可以找到工作的技能,就會出現結構性失業。

所以的,如果政府做了一些導致人們技能錯誤的事情,他們就會造成結構性失業。禁止(或有效禁止)許多人正在從事的工作將造成結構性失業。大力補貼錯誤的教育(因此人們獲得了錯誤的技能)將造成結構性失業。任何影響經濟的因素——稅收、關稅、價格底線/上限等等——都可以通過改變對技能的需求(最低工資是價格底線)來造成結構性失業。

正如我所讀到的,結構性失業通常是暫時的情況。如果這些人一切順利,他們會找到另一份可以做的工作,這可能涉及學習新技能。

請注意,既然我說任何東西都可以創造它,它不一定是可恥的。如果我們必須避免造成結構性失業,那麼社會將永遠不會進步。我提到這一點是因為你的問題聽起來有點像反政府的咆哮。

引用自:https://econom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3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