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經濟學

框架效應 風險厭惡 風險追踪

  • September 15, 2019

我是一名尋求學習法律的經濟學畢業生,我想說明法律確定性的重要性。罰款,成本是負面的。

我試著說話。

200 美元有 50% 的確定性或 100 美元有絕對確定性,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

消極的部分特別困難。我給出了我不應該的細微差別。

我試過你在街上發現 200 美元(假設你無法退還它們),之後你必須支付 100 美元或 200 美元,有 50% 的確定性。

我不知道我給出了哪些細微差別,但我似乎總是無法表現出人們的不一致之處,我必須要說明法律確定性的重要性。

我該如何措辭實驗問題以最好地說明框架效應?

以下是對 Richard Thaler 的Misbehave (1) 中的一個範例的輕微改寫:

某些結果的積極框架

> > 想像一下,你比今天多 300 美元。您可以選擇: > > > > > > > A. 100美元的一定收益。 > > > > > > B. 50% 的機會獲得200美元,50% 的機會損失0美元。 > > > > > > > > >

某些結果的負面框架

> > 想像一下,你比現在多 500 美元。您可以選擇: > > > > > > > A. 100美元的一定損失。 > > > > > > B. 50% 的機會損失200美元,50% 的機會損失0美元。 > > > > > > > > >

可以看出,在任一框架下,選項 A 意味著比今天多 400美元,而選項 B 意味著有 50% 的機會比現在多 500美元,50% 的機會比今天多 300美元。然而,根據 Thaler 的說法,72% 的受試者在呈現正面框架時選擇 A,而只有 36% 的受試者在呈現負面框架時選擇 A。

要修改它以適應您的問題的條款,兩個框架中的初始數字可以減少300美元。第二個將變成“想像你多200美元……”。第一個不再需要任何想像。然而,我的(未經檢驗的)直覺是,將想像包含在一個框架中但不包含在另一個框架中可能會以某種方式影響人們的反應,而泰勒的表述卻避免了這一點。

因此,我建議改為以下內容,因為它在兩個框架中都保留了想像的對稱性:

某些結果的積極框架

> > 想像一下,你比今天富有 50美元。您可以選擇: > > > > > > > A. 50美元的一定收益。 > > > > > > B. 50% 的機會獲得150美元,50% 的機會損失50美元。 > > > > > > > > >

某些結果的負面框架

> > 想像一下,你比今天富有 150美元。您可以選擇: > > > > > > > A. 一定損失50美元。 > > > > > > B. 50% 的機會獲得50美元,50% 的機會損失150美元。 > > > > > > > > >

參考

(1) Thaler R (2015)行為不端:行為經濟學的形成,由英國企鵝蘭登書屋於 2016 年再版,第 33 頁。

引用自:https://econom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3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