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經濟學

試圖理解外部性

  • November 11, 2022

我試圖用簡單的話來理解外部性,這本書很混亂。所以我想知道外部性如何使需求曲線或供給曲線移動附上下圖以供參考

在此處輸入圖像描述

每張圖片都顯示了兩種不同的需求。一種是人們只考慮私人利益的需求,另一種是考慮社會利益的反事實需求。這本身並不是轉變,而是兩種反事實情況。如果外部性之前不存在然後被引入(假設是因為技術變革),就會發生轉變。

僅基於私人利益的正外部性需求將會降低。這樣做的原因是,在任何價格下,人們都忽略了對社會的額外好處,因此他們的消費低於外部性被內部化時的消費量。

負外部性正好相反。人們不考慮對社會的負面影響。因此,無論付出什麼代價,人們都會要求比他們原本會做的更多的商品。

整個反事實需求發生了轉移,因為社會利益和社會成本在任何價格上都被忽略了,而不僅僅是特定價格。

例如,如果一升汽油成本 $ p $ 污染造成的社會損害是 $ x $ 那麼每升汽油的總社會成本是 $ p+x $ . 在自由市場你只需付錢 $ p $ ,但在考慮了外部性的反事實世界中,您將支付 $ p+x $ . 例如,如果原始需求是 $ Q=100-2(p) $ 反事實需求是 $ Q=100-2(p+x)=100-2p-2x $ . 正如你所看到的,如果你繪製這個,這個額外的 $ 2x $ 將使反事實需求下移。

您的圖片中只有需求變化(需求數量的變化)。

對於教育:

教育程度越高,勞動力受教育程度越高,經濟就會擁有更多的專業人士,而且總體上會更好。由於任何決定接受教育的人都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因此教育分配不足,考慮到這種外部利益,整體社會需求將高於市場的實際需求。因此,自由市場分配導致無謂損失,由三角形表示。

抽煙:

香煙對人有害,在公共場所(在其他人旁邊)吸煙會導致負面的外部性。此外,有人需要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生病的吸煙者支付健康費用。這種對第三方的溢出效應沒有補償,消費者的邊際收益大於社會的邊際收益。

兩者都解釋了相同的邏輯,只是方向相反——即邊際社會收益不同於邊際私人收益,因為消費決定會(間接)影響他人。

編輯 社會需求可能不會被統一使用,但有些來源使用了社會需求一詞。畢竟,需求量的差異才是問題所在。

例如,加州大學伯利基分校經濟系P.4,其中指出

社會需求 = 私人需求 + XB 其中 XB 代表 e X內部B收益。

維基百科

同樣,商品的需求或收益可能有兩條曲線。社會需求曲線將反映對整個社會的利益,而正常需求曲線則反映對消費者個人的利益,並體現為市場的有效需求。

此外, K. Härnqvist,社會需求模型

引用自:https://econom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53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