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經濟學

博弈論者如何看待行為經濟學?

  • December 19, 2020

儘管行為經濟學在過去十年中在工業界和流行文化中都得到了普及,但關於理性的標準經濟定義似乎並沒有太大變化。

這是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根據我的觀點和與教授的經驗),對於處理與行為經濟學家非常相似的理論的博弈論者來說,這似乎無關緊要或沒有說服力。這是產生消費者和生產者行為的“超微觀”理論並進行分析的地方。

現在我不是行為經濟學的忠實擁護者,但不連續時間偏好和前景理論等點對於為模型增加一定程度的現實主義很有用。

說了這麼多,(除了幾篇關於行為博弈論的文章)為什麼一大批年輕的博弈論者決定遠離“行為”元素?

有很多博弈論家對許多版本的行為經濟學持相當開放的態度。話雖如此,我認為這些仍然是相當獨立的領域有一些原因。我將特別關注理性問題。

  1. 行為經濟學的部分內容只是簡單地用一些不同的偏好來做標準經濟學,比如其他偏好。標準博弈論不假設偏好是什麼,任何支付函式都是可接受的。在某些微妙的領域並非如此。例如,偏好可能包括其他人對代理的看法。有一種博弈論的味道,即心理博弈論,正是研究這樣的偏好。
  2. 有進化博弈論,從理論生物學引入。在這裡,我們研究了基本為零理性並遵循簡單學習規則的智能體。生物學中的相應模型通常是通過基因選擇進行學習的模型。一個重要的發現是,當簡單的學習規則收斂時,它們通常會收斂到納什均衡,有時甚至會收斂於各種改進。從這個角度來看,博弈論中的許多模型一開始並不太依賴理性,也沒有必要削弱理性假設。
  3. 與之相反的是認知博弈論領域。在這裡,人們非常重視理性,研究關於理性和信念形式的隱含假設。這裡的一個重要結果是,根據某些納什均衡,理性的個體不需要遊戲,甚至理性的個體,相信對方是理性的,相信對方相信對方是理性的等等。從這個角度來看,玩家不根據假設偏好的某種均衡概念進行遊戲通常不能證明玩家是非理性的。他們可能有彼此根本不一致的理性信念。此外,還有很多方法可以削弱隱含的假設,例如,假設每個人都是理性的,但不需要期望其他人是理性的。從這個角度來看,

免責聲明:我的學術成長是在行為經濟學只扮演次要角色的環境中。我的研究是理論的,包括“行為和非行為”的經濟學。

我認為說博弈論家(或經濟學家)一般不相信行為經濟學是不正確的。通過在此列表中找到 Thaler、Shiller、Kahneman 和 Selten(是的!),您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它被認為是非常相關的。我也不覺得年輕經濟學家遠離行為經濟學。

話雖這麼說,但有一些(不一定是好的)原因導致許多經濟學家對行為因素有一定的厭惡。一個是學生經常批評標準模型,採取“行為方法”,最終簡單地分解為“如果人們無論如何都不夠聰明,無法進行這樣的計算,我為什麼要研究貝氏納什均衡”——這是一個公平的觀點,但如果你想進行博弈論分析或預測,你應該將這些基於一些封閉系統。我沒有發現“人們很愚蠢,因此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特別有啟發性。幸運的是,這不是現代行為經濟學所做的,儘管一些“標準經濟學”的批評者似乎是這樣認為的。添加行為方面通常會使模型更難以分析,

行為經濟學通常簡單地包含系統性“錯誤”(?),例如時間不一致、損失厭惡、社會偏好、過度自信、機率加權等。這是合理的,因為幾乎無可否認的證據表明存在這種偏見。

我有時對此類模型的一個問題是它們無法提供令人驚訝的見解。例如,如果你假設一個決策者過於自信,然後發現這個決策者比沒有這種偏見的“理性”決策者更喜歡風險更大的前景,我並不很感動。結果只是反映了假設。當我看到魔術師把兔子放在帽子裡時,當他把它拉出來時,我不鼓掌。我並不是說每個可發布的結果都需要令人驚訝,但它需要增加我們現有的知識。嚴肅的經濟學家知道他們模型的局限性,並且意識到在某個方向上改變信念會改變行為。

到目前為止,並非每篇行為論文都是這樣的:事實上,許多論文極大地擴展了我們目前的知識和理論工具箱。然而,我們有許多只適用於某些環境而不適用於其他環境的小玩具模型。相比之下,理性基準總是適用的,並且通常帶有規範性:這就是效用最大化代理的行為方式。也許只有我一個人,但我有時覺得這也是許多“標准假設”的批評者實際上的意思:人們應該更加社會化,而不是自私自利,企業不僅要最大化利潤。也就是說,這個規範方面與分析混合在一起。然而,你不能將人們對行為經濟學的錯誤看法歸咎於行為經濟學。

此外,您通常不能利用經濟人。相反,行為代理在設計上存在系統缺陷,因此它們將被利用。行為代理人經常介紹一本荷蘭書。結果,行為假設通常只在決策理論(即沒有互動的個人決策)中有意義,但在博弈論(即戰略互動)中意義不大,因為當存在資金泵時不存在均衡。我想我想說的是,雖然一些行為偏見是合理的並且難以否認,但它們——如果考慮到它們的所有邏輯後果——仍然會產生不合理的預測。一篇很好的論文提出這樣的觀點是Ebert & Strack 在此處討論的 AER 論文“直到苦澀的終結” 。

引用自:https://econom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3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