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恩斯的投資理念
凱恩斯將儲蓄定義為投資,他說:
“現在已經定義了收入和消費,儲蓄的定義,即收入超過消費的部分,自然會隨之而來……我們對收入的定義也立即導致了目前投資的定義。因為我們必須指的是資本設備價值的目前附加值,它是由該時期的生產活動產生的。這顯然等於我們剛剛定義的儲蓄。因為它是該時期尚未過去的那部分收入進入消費。”
對我來說,凱恩斯關於所有未被消費的收入都投資於增加資本的假設似乎是有問題的。很明顯,人們確實在不消費或投資的情況下將錢存入手頭。凱恩斯本人在《通論》的其餘部分似乎並不依賴這個定義。事實上,他自己的流動性偏好概念似乎與這個定義相矛盾。我對流動性偏好的理解是,人們希望以流動的形式持有他們的錢,而不是投資它來賺取利息。凱恩斯自己說:“因為如果一個人以現金形式囤積他的積蓄,他就不會賺取利息,儘管他的儲蓄和以前一樣多,”他承認人們可以並且確實持有部分收入而不進行投資或消費。
我誤解了凱恩斯嗎?凱恩斯是否在他的任何著作中進一步闡述了這個定義?
投資( $ I $ ) 等於儲蓄 ( $ S $ ) 結果是凱恩斯從國家認同中得出的,因此它只是根據定義成立。這段話中的凱恩斯從省略了政府的簡化版的國家認同開始。那是:
$$ Y=C+I \implies I=Y-C $$
並簡單地解決它的投資。投資解告訴我們,私人投資等於收入與消費之差。但是收入和消費之間的差異也定義為儲蓄 $ (S) $ . 因此,凱恩斯僅使用會計就得出了這個結果。最後,會計總是必須成立,因為它只是基於定義的身份——它本身沒有經濟意義(在包括政府在內的身份的適當版本中,這仍然適用,但投資將等於私人和公共保存 $ I =Y-C-G $ ).
此外,後來談到節儉悖論時,凱恩斯並沒有放棄上述解釋。相反,凱恩斯會說,在經濟衰退期間 $ I $ 固定在某個級別 $ \bar{I} $ 所以儲蓄的任何增加 $ S=Y-C $ ,這只能通過降低消費來實現 $ C $ 將只對應收入的相等下降 $ Y $ . 論點是,您的支出是其他人的收入-您減少支出,您也將減少他們的收入-但是,通過減少他們的收入,您也迫使他們減少支出,而他們的支出就是您的收入(這在流動性陷阱中成立) $ I $ 是固定的)。至少這是對凱恩斯的當代解釋,因為過去的經濟學嚴謹標準並不像現在那樣高,總是留下一些解釋空間(例如,參見布蘭查德等人的宏觀經濟學和歐洲視角——方框關於節儉的悖論)。
即使當我們超越單純的會計恆等式到 IS-LM AS-AD 模型(目前用於解釋宏觀經濟的主要模型)時,投資和有效需求水平仍將首先由人們外生給定的期望和偏好以及投資水平決定。之後將確定與此相匹配的節省(有關 IS-LM 模型的更複雜處理,請參閱 Romer 的高級宏觀經濟學)。
附註:您還應該注意,預防性儲蓄(即家庭為以防萬一而預留的錢)通常仍會轉化為投資,前提是它存在於某個賬戶中,即使它是在正常存款賬戶中,即使您作為帳戶持有人可能永遠不會知道它。以上仍然適用 - 我只是提到這一點,因為通過閱讀您的 QI 認為您可能有這種誤解。
本文認為儲蓄是投資的會計記錄:
https://www.boeckler.de/pdf/v_2008_10_31_moore_2.pdf
我認為這映射到后凱恩斯學派,在該學派中,公司的投資決策由銀行和其他金融中介機構驗證,這些中介機構產生新的信貸來為這些投資提供資金。在這種模式下,儲蓄不會先於投資。相反,投資由產生淨新信貸工具的交易提供資金,這導致財務儲蓄的增加等於一個會計期間的投資支出。
當人們從貨幣經濟中抽像出來時,例如在魯濱遜漂流記經濟中,仍然有兩種類型的活動,即消費和投資。在這個理論中,克魯索可以把他所有的勞動精力都花在生產消費品上,沒有儲蓄或投資。如果他花費一些勞動努力製造可以使用一年以上的商品,那麼他就從事儲蓄和投資。但是在魯濱遜漂流記的個人經濟中沒有任何財務儲蓄。只有克魯索決定用他的勞動來製造投資品或消費品。當一個社會組織生產來支付生產投資品和消費品的工資和成本時,當提供信貸以推動消費超過年輕時的工資水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