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債務

量化寬鬆與央行正常操作有什麼區別?

  • May 8, 2020

大多數文章將量化寬鬆描述為在市場上購買政府證券。我認為這就是中央銀行的日常日常運作,以維持目標利率。那麼,如果他們不是每天都購買政府證券,那麼他們如何管理銀行貸款利率呢?

在通常的公開市場操作中,中央銀行將創造貨幣,用這些貨幣從公開市場上的銀行、個人、機構購買短期國債。這創造了對這些證券的更多需求。因此,它們的價格上漲而收益率下降。這些新產生的錢進入銀行系統。有了更多的錢,銀行就有更多的現金和更多的準備金。隨著準備金的增加,銀行可能更願意相互借貸,也更願意向個人借貸。這降低了短期銀行同業拆借利率。這樣,系統中有更多的錢,利率有下行壓力。使用短期國債,中央銀行面臨的利率風險較小。

量化寬鬆(QE)的目的和機制都不同。首先,量化寬鬆通常會在非“典型”貨幣供應短缺或經濟活動放緩的情況下實施。這要麼發生在需要積極推動的危機中,要麼發生在央行已經耗盡其主要武器的情況下。也許它已經將利率降至零。在這些情況下,中央銀行可能會購買不同種類的證券,這些證券可以是長期國債、私人證券、中央銀行認為需要恢復的特定市場領域的證券。這肯定不僅會增加資金流入系統,還會進一步降低收益率並通過減少風險分散來緩解特定市場,例如基於抵押貸款的證券。

另一個標準是央行資產負債表增加的規模。在量化寬鬆政策中,央行資產負債表的變化通常要大得多。此外,由於中央銀行資產中存在不同種類的證券(包括長期證券),不一定是國債或高評級證券,中央銀行本身面臨更多風險。

本·伯南克在 2009 年表示,他們實行的 QE 不是純粹的 QE,而是信貸寬鬆,因為在純粹的 QE 中,央行不會區分它購買的證券。然而,據他說,美聯儲確實針對少數特定市場。針對少數特定市場更像是信貸寬鬆,而不是純粹的量化寬鬆。

引用自:https://econom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14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