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

為什麼直覺上會出現盈虧平衡點=總固定成本每單位售價-每單位可變成本=總固定成本單位售價−每單位可變成本= dfrac{text{Total fixed costs}}{text{Selling price per unit} − text{…

  • December 22, 2018

頁。100.會計:非常簡短的介紹 (2014 年)

我理解下面的綠色句子,但不理解包含紅色 CPU 的 BEP 的分數公式?後者的直覺是什麼?

貢獻

“貢獻”是特定產品線有助於支付固定成本和賺取利潤的金額。貢獻衡量為:銷售額 - 可變成本。這也可以按生產單位計算。每單位 (CPU) 的貢獻為:

$ \color{red}{CPU = \text{Selling price per unit} − \text{Variable cost per unit}} $

也就是說,取一單位產品的售價,然後扣除該一單位產品的所有可變成本,得出每單位的貢獻。

盈虧平衡點 (BEP)

$ \color{forestgreen}{\text{The break-even point is the volume of production at which the firm makes zero profit.}} $ 因此,盈虧平衡點是可以支付所有成本(包括固定成本)的水平。公式為:

$ BEP = \dfrac{\text{Total fixed costs}}{\color{red}{\text{Contribution per unit (CPU)}}} $

因此,在盈虧平衡點之上,任何額外售出的物品都會產生利潤。每生產和銷售超過盈虧平衡點的單位將產生 CPU 數量的利潤。總利潤為:

超出盈虧平衡點的單位 × CPU

如果公司沒有達到收支平衡點,這意味著它還沒有支付固定成本,因此會虧損。損失的大小將是盈虧平衡點下的單位數乘以 CPU。

在此處輸入圖像描述

可以使用上面給出的公式或通過繪製如圖 15 所示的圖表得出盈虧平衡點。

直覺地說,盈虧平衡點是銷售量導致的毛利率(基於每件商品的銷售價格和可變成本之間的差異)正好覆蓋固定成本

很簡單的證明:

我們知道

$ π = 0 $ 等於 $ TR - TC = 0 $

根據定義,總收入 (TR) 為

$ TR=Q*p $

即我每單位生產的價格,而總成本(TC)是

$ TC= FC+VC*Q $

在哪裡 $ FC $ 是總固定成本和總可變成本, $ VC*Q $ , 是單位可變成本乘以生產的單位數量的值。代入我們的利潤表達式

$ pQ-FC-VCQ=0 $

並隔離 Q,這是暗示我們擁有的 BEP 的單位數量

$ Q_{BEP}=(FC)/(p-VC) $

這正是你的公式。這個公式告訴我們什麼?僅此而已,如果我的總收入等於我的總成本,我得到的利潤為零。這只是表達同一事物的另一種方式。

引用自:https://econom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2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