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

使用“現實世界”的機率進行期權估值是錯誤的嗎?

  • February 14, 2014

即使市場流動性不足以對期權進行delta對沖,使用“現實世界”機率進行期權估值是錯誤的嗎?

我的直覺是這是錯誤的,因為期權的時間價值是由 delta 對沖的成本決定的。但如果我在沒有對沖的情況下賣出期權,那麼我就沒有這個成本。事實上,我們可以想像我的公司被分成兩個獨立的服務台:服務台 A 以約定的參考利率與服務台 B 完全進行 delta 對沖,服務台 B 僅與 A 進行 delta 對沖交易。當期權到期時, A 台的損益應反映對沖的跟踪誤差,該誤差是由已實現和隱含波動率之間的差異引起的。但是由於 A 直接與 B 交易,並且由於頭寸相等且相反,因此無論 A 輸什麼,B 都會賺,反之亦然。所以波動性是無關緊要的。

確實,這裡似乎有點悖論。假設 A 部門明顯低估了波動率,例如假設它使用 1% 的波動率而不是 20% 對期權進行定價。那麼 A 將在跟踪誤差中損失慘重。但 B 桌會全部恢復!所以,奇怪的是,作為兩張桌子的所有者,我對 A 為期權收取的溢價漠不關心。因此,評估我的未對沖期權頭寸是沒有意義的。我可以向交易對手收取費用,這可以是他們願意支付的任何費用。但在我看來,使用期權定價方法是沒有意義的。我對現實世界機率的擔憂僅與風險管理有關,即在市場崩盤的情況下保留適當數量的資本,我將面臨巨大的交易損失。

有任何想法嗎?

我認為你需要比 vonjd 在他的回復中更進一步。如果標的資產的流動性交易是不可能的,那麼不僅風險中性定價的套利論據會被打破。在這種情況下,根本沒有理由說明這兩種資產(期權及其標的)的價格應該以任何方式相關。因此,在我看來,真正的問題不是風險中性與現實世界的機率,而是期權是否具有唯一定義的價格。這些市場被稱為“不完整”,一種解決方法(至少在理論上)是使用與可用市場數據兼容的多種風險中性措施。

在實踐中,所有市場都是不完整的,解決方案要麼是不斷地重新校准你的模型(即一直改變風險中性度量),要麼忽略這個問題,或者想出非機率的方法來得出價格。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定價的標準方法。它被稱為“談判”,您似乎在第二段中也提到了這一點。現實世界的機率可能會進入談判等。

我認為您問題的重點在於假設您不能(delta)對沖您的期權。當您無法對沖風險中性的論點時,您必須使用現實世界的機率。

引用自:https://quant.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1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