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動率

根據數據頻率估計年化波動率 - 一般規則的例外情況?

  • May 16, 2022

據我了解,日收益率的年化標準差一般高於週收益率的年化標準差,一般高於….月…季度…年的標準差。

我的問題是……這個一般規則什麼時候不正確?需要發生什麼?或者如果長期年化的標準差高於短期年化標準差,那麼投資組合會是什麼樣子?

人們可以舉一些例子和解釋嗎

在所有工具在同一時區交易的一組指數中,我同意說每週收益的波動率低於每日收益。除此之外,每週收益的分佈應該看起來比每日收益的分佈更“高斯”。這被稱為聚合高斯性,例如在Rogers 和 Zhang的論文中。術語“更多高斯”可以具體化為過度峰度趨於減少。

但是,如果您可以假設交易資產的收盤價在某個完全不同的時間點(例如美國和日本),那麼相關性將被低估。因此,在只做多的投資組合(或指數)中,如果您使用每週收益,波動性將會增加,因為這種不匹配與每週收益無關緊要。另一方面,空頭頭寸可以更有效地對沖觀察每週回報。最後,如果您必須將外國股票轉換為您的本國貨幣,您必須採用貨幣的“收盤價”。同樣,時間點的選擇對於每週回報而言並不重要。

從 ADR/GDR 和本地股票來看,每天的相關性也很弱,而每週的相關性接近 1。

這些現象導致投資組合/指數回報時間序列的自相關。如果通過較低頻率的時間序列(例如每週),這些自相關會減少,或者應該像我們在論文中那樣解決它們。

引用自:https://quant.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22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