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動率

如何計算歷史盤中波動率?

  • March 17, 2016

抱歉,這一定是一個初學者的問題,但是當我開始編寫程式碼時,我意識到我並不完全了解歷史波動率或統計波動率是如何定義的。維基百科告訴我“波動率是工具對數回報的標準偏差”,對數回報定義為 $ \ln\left(\frac{V_f}{V_i}\right) $ , 在哪裡 $ V_f $ 是收盤價和 $ V_i $ 是開盤價。

如果我想從原始分時計算一分鐘柱的波動率,我是否只使用那一分鐘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分時?如果我在一分鐘內使用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刻度(即柱打開/關閉),我將有一個對數回報,所以那個值的 sd 將為 0。在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中,日內波動率圖表被描述為U 形。究竟我需要做多少總和才能從當天的刻度生成盤中波動率圖表?

在 R 術語中,是對數回報:

#x is xts object containing ticks
r = na.omit( lag(x)/x )
lnr = log(r)

背景:我有一個刻度流,當我把它們變成分鐘(和更高週期)柱(使用 R 的 xts 模組)時,我還計算平均值和 sd 波動率的標準財務度量與標準偏差不同嗎?如果不是,可以從另一個派生出來嗎?

如果上述波動率的定義是正確的,我的答案(基於對圖的觀察和執行 cor)似乎是它們真的完全不同;我還在琢磨這與這裡的答案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

你的表情很好。但更一般地說,對於盤中波動,我認為沒有“正確的定義”。更像是,在給定的上下文中起作用的任何東西。我發現 Almgren 的以下筆記非常有用:

http://cims.nyu.edu/~almgren/timeseries/notes7.pdf

衡量日內波動率的主要問題被稱為“簽名圖”:當您放大時,波動率度量(即經驗二次變化)會爆炸。

類似地,您對相關性有“埃普斯效應”:當您放大時,相關性會崩潰(這至少是一種機械效應)。

對於波動性,許多模型可以糾正這一點: - 首先是多尺度濾波器(例如使用小波) - 然後是加性雜訊模型(ZAM 估計器,參見 Almgren 的註釋) - 或隨機時間觀察(即基於流動性/tick 的模型) ) 像這樣:http ://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1989281

但最重要的是你想用你的波動率模型做什麼?您想捕捉哪些市場動態? 如果是市場風險,如果是計算突破價格障礙的機率,或者計算收盤價期間的價格區間,就不一樣了。

引用自:https://quant.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2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