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動率

為什麼說波動是持久的?

  • May 6, 2022

在分析時間序列時,股票收益波動的持續性是常見的“程式化事實”之一。但是,我想知道為什麼(估計的)波動性應該有很長的記憶力。我遇到的一個想法是假設資訊流很慢,因此進入市場的新聞不會立即被吸收,而是有一些延遲,導致“長期調整”。這個解釋並不完全讓我滿意,因為現在交易和資訊處理的速度應該快得多。在我看來,情況也隨著金融危機發生了變化。使用牛津曼學院的公開數據 我計算了每日 RV 的自相關性作為 21 種資產波動率的代理,分為雷曼危機之前和之後的時期。在此處輸入圖像描述顯然,已實現波動率的持續性下降了很多,讓我很難接受波動性的持續性是既定的……那麼,推動波動性持續性的不同渠道是什麼,也可以解釋這種隨時間的變化?


2.5 年後編輯(感謝您的評論@Jared:

此處提供了已使用資產的列表。為簡潔起見,我使用了基於 Realized Variance (10-min Sub-sampled) 的估計值。可以通過執行以下 R 程式碼來複製這些數字(我對其進行了更新,因此它現在還包含 2018 年之前的數據,但這些數字根本沒有改變)。程式碼直接從實現的庫中下載數據(感謝 Heber、Gerd、Asger Lunde、Neil Shephard 和 Kevin Sheppard(2009)提供了這個豐富的數據庫!)。

url <- "https://realized.oxford-man.ox.ac.uk/images/oxfordmanrealizedvolatilityindices-0.2-final.zip"
temp <- tempfile()
download.file(url, temp)
unzip(temp, "OxfordManRealizedVolatilityIndices.csv")

library(tidyverse)
data <- read_csv("OxfordManRealizedVolatilityIndices.csv", skip=2)
data <- data%>%select(matches('.rv10ss|DateID')) %>% na.omit()

fit_before <- apply(data%>%filter(DateID<20060917)%>%select(-DateID),2 ,function(x) fit <- acf(x, lag=30))
fit_after <- apply(data%>%filter(DateID>=20060917)%>%select(-DateID),2 ,function(x) fit <- acf(x, lag=30))

fit_before%>%
   map(function(x)x$acf) %>%
   bind_rows() %>% 
   mutate(lag = 0:30) %>% 
   gather(Asset, Autocorrelation, -lag) %>%
   ggplot(aes(x=lag, y = Autocorrelation, group=Asset)) + geom_line() + theme_bw()

fit_after%>%
   map(function(x)x$acf) %>%
   bind_rows() %>% 
   mutate(lag = 0:30) %>% 
   gather(Asset, Autocorrelation, -lag) %>%
   ggplot(aes(x=lag, y = Autocorrelation, group=Asset)) + geom_line() + theme_bw()

關於長記憶的兩種理論解釋如下:

  1. Tauchen 和 Pitts (1983)的混合分佈假設。本質上,該假設表明交易量和收益是由相同的資訊流過程驅動的,因此交易量和收益波動應該具有相同的長期依賴關係。(參見Bollerslev 和 Jubinski,1999 年;Fleming 和 Kirby,2011 年)。
  2. 一種更一般的(面向統計的)方法(不僅對波動有效):它首先由 Granger (1980) 開發(另見 Zaffaroni (2004)),將長記憶解釋為微觀經濟線性動態聚合的結果模型。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我們假設一個系列 S 對應於幾個 AR(1) 程序的聚合,那麼即使 AR(1) 是短記憶體程序,這個系列 (S) 也可能表現出長記憶體。現在仍有一些空間可以解釋為什麼波動性可以被視為一個聚合過程……

關於持久性的突然變化,我認為這仍然是一個正在進行的研究問題,但上述兩個理論可以給你一些想法。

參考:

  • Granger, C., 1980。長記憶關係和動態模型的聚合。計量經濟學雜誌 14, 227。
  • Zaffaroni, P.,2004 年。大型經濟體中線性動態模型的同期聚合。計量經濟學雜誌 120, 75。
  • Tauchen, GE, Pitts, M.,1983 年 3 月。投機市場上的價格波動與交易量關係。計量經濟學 51 (2),
  • Bollerslev, T., Jubinski, D., 1999。股票交易量和波動性:潛在資訊到達和常見的長期依賴關係。商業和經濟統計雜誌
  • Fleming, J., Kirby, C.,2011 年 7 月。波動性和交易量的長期記憶。銀行與金融雜誌 35

編輯 :

最近一篇題為“ Long Memory Through Marginalization of Large Systems and Hidden Cross-Section Dependence ”的論文——修改/重新送出給計量經濟學雜誌。(Guillaume Chevillon、Alain Hecq 和 Sébastien Laurent)提出了另一個基於大維多元系統邊緣化的計量經濟學原因。

此外,他們列出了解釋長記憶的五個原因:

  • 跨系列聚合

-非線性基礎過程的線性建模

-結構變化

-經濟主體在前瞻性預期模型中的學習(有限理性)

-網路效應

有關詳細資訊,請參閱此處的論文。

引用自:https://quant.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2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