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力

我們可以在生產力統計中看到電腦時代嗎?

  • May 1, 2019

羅伯特·索洛有句名言:

您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電腦時代,但在生產力統計數據中

這句話經常與生產力悖論(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oductivity_paradox)聯繫在一起,因此我們看不到新技術帶來的市長生產力增長。

但是有一點我不明白。經濟增長大約是百分比增長。GDP 圖表看起來像一個指數函式。因此,名義上5%的增長率在美國經濟比馬拉維經濟時要高得多。

因此,我們可能不會看到經濟增長加速,但我們至少會看到持續增長,據稱隨著經濟的發展,這種增長會變得越來越難。這就是 Solow 模型背後的想法,在 A 中沒有外生百分比增長的情況下,產出會收斂到穩定狀態。

所以我真的不明白這個問題。對我來說,電腦在不斷增長的經濟中清晰可見。但這對於索洛來說似乎有些不盡人意,誰想看到什麼,10%的增長率?

我的想法有什麼問題?

這意味著電腦(或一般的 IT)為社會做出了貢獻(它們讓我們*變得更好)*工作效率更高),但這並沒有出現在 GDP 統計數據中。原因是這些服務中有許多是免費的。例如,Google 搜尋的價值並未反映在執行此搜尋的市場價格中。這個問題與母親在家撫養孩子的社會價值有關。其他例子是環境保護或照顧你的父母。由於這些服務不在市場上交易,因此不計入 GDP。然而,索洛的引述是否真實存在爭議。Google搜尋引擎的價值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在Google賣的廣告上。這進入了GDP統計數據。與生產力難題的關係是生產力是否真的在下降,或者我們是否需要新的概念來衡量電腦時代的生產力。

索洛的模型——以及大部分增長理論——在某種程度上基於資源節約型技術變革:通過在相同數量的投入下生產更多的產出,經濟體獲得更高的生產力。

在“鋼鐵和小麥”經濟中,這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框架,但是當您想要使用免費、任何人隨時都可以使用的Google翻譯和類似服務時,它就失去了解釋力。

一種回應是考慮節省產出的技術變革,如Hulten 和 Nakamura,2017 年

我們擴展了傳統的新古典生產和增長框架,強調全要素生產率是創新的主要宏觀經濟機制,以允許直接影響消費者福利的技術變革。我們的模型基於蘭開斯特的“消費者理論新方法”,其中有一種單獨的消費技術可以將商品(以生產成本衡量)轉化為效用。這項技術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使消費者能夠更有效地利用每一美元的收入。這是一種節約產出的技術變革,與 TFP 殘差的資源節約型技術變革形成對比。產出節約公式是考慮網際網路上可用的免費資訊商品的一種自然方式,這些商品繞過 GDP 並直接流向消費者。它還引出了擴展 GDP (EGDP) 的概念,即傳統供給側 GDP 的總和以及衡量產出節約型創新對消費者的價值的支付意願指標。這種替代的 GDP 概念與節省產出的技術變革相關聯,並結合了那些傳統概念所無法企及的技術產品的價值。因此,它可能更準確地表示數字革命期間發生的經濟進步。我們的模型的一個含義是,以 EGDP 衡量的生活水平可以以比實際 GDP 增長更快的速度上升,這可能會揭示在快速創新時代後者如何下降的問題。這種替代的 GDP 概念與節省產出的技術變革相關聯,並結合了那些傳統概念所無法企及的技術產品的價值。因此,它可能更準確地表示數字革命期間發生的經濟進步。我們的模型的一個含義是,以 EGDP 衡量的生活水平可以以比實際 GDP 增長更快的速度上升,這可能會揭示在快速創新時代後者如何下降的問題。這種替代的 GDP 概念與節省產出的技術變革相關聯,並結合了那些傳統概念所無法企及的技術產品的價值。因此,它可能更準確地表示數字革命期間發生的經濟進步。我們的模型的一個含義是,以 EGDP 衡量的生活水平可以以比實際 GDP 增長更快的速度上升,這可能會揭示在快速創新時代後者如何下降的問題。

引用自:https://econom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25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