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

為什麼經濟增長是以指數而不是線性來衡量的?

  • May 27, 2015

如果經濟增長確實是非常可取的(見這個問題),為什麼這種增長必須是指數級的?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指數增長可能會迅速達到極限(或者是不可能的?)。為什麼不以線性而非指數形式表達增長?

這裡所說的增長“必須”不是特別的。這是一個特定的指標,即每年 GNP/GDP 的百分比變化,它就是這樣。

Blanchard 和 Fischer 的“宏觀經濟學講座”中,在介紹性章節 1,第 2 頁,圖 1.1 中,繪製了美國 GNP 1874-1986的對數:它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線性,除了二戰期間的干擾(在它之前的一次潛水,之後立即得到大致相等的補償)。但這意味著

$$ \ln Y \approx at \Rightarrow Y \approx e^{at} $$ (對於美國經濟, $ a \approx 0.030;; \text{to} ;;0.037 $ 該期間)。

正是數據告訴我們,在此期間“增長呈指數級”。

(注意,“指數增長”通常包括恆定增長率的概念,而在非正式語言中,“指數”也可能指爆炸路徑,增長率增加的路徑)。

因此,如果經濟模型能夠以可觀的程度複製觀察到的數據,則它們被認為是相關的。

問題“這能永遠持續下去嗎?” 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問題,從“永遠”這個詞的含義開始。

引用自:https://econom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