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品

什麼樣的實體使用奇異衍生品,它們除了對沖風險還有其他用途嗎?

  • June 21, 2020

我在一家賣方銀行從事衍生品建模工作。我的工作涉及奇異衍生品的建模和定價,我經常想知道誰是這些產品的買家。

從我的研究中,我發現它通常是對沖基金或買方的實體想要購買這些異國情調的衍生品。但是,我並不深入了解它是用於投機或持倉的衍生品,或者它們用於對沖某個頭寸。

例如,我有這樣的問題,假設採用系統策略的基金不會使用奇異或複雜的衍生品,而只有全權委託基金會使用這種奇異的衍生品,這是否合理。

有人可以舉一個衍生品的例子,並解釋買方實體如何假設持倉,以及在這種情況下使用衍生品對他們有何意義。或者,您可以將我指向一些線上閱讀材料或資源,我可以在其中了解這一點。

範例 1. 買方購買票據,其優惠券為 $ \min(\max(\rm{gearing}*(\rm{index}_1-\rm{index}_2),\rm{maximum}),\rm{minimum}) $ . 他們的動機通常是他們認為賣方將這些定價過低。

範例 2. 一家保險公司想要購買 20 年期固定息票的英鎊債券。然而,他們想要比 GUK 更高的收益率,他們願意承擔一點信用風險。他們購買了一張信用掛鉤票據,重新包裝了一些不發行英鎊債務的投資級參考實體的債務。這些票據是一種英鎊利率套期保值,但它們也增加了參考實體的信用風險。

範例 3. 一家公司需要發行債券來為發展中國家的項目融資,其(愚蠢的)當地法規要求他們在債券實際發行前幾個月宣布並鎖定債券將支付的固定票息。發行人擔心在此期間市場/信用狀況會發生變化,他們將不得不以大幅低於票面面值的票面出售債券,並且無法獲得他們需要籌集的全部資金。債券發行人通常會嘗試購買某種價外期權,以在債券必須以遠低於面值的價格出售時對其進行補償,但通常還包括發行人對實際情況的看法。

作為“職業建議”,您應該嘗試與銷售人員閒逛,並討論客戶試圖解決的問題,以及哪些工具可以幫助銷售人員。

引用自:https://quant.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55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