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

本伯南克投資組合平衡效應

  • September 12, 2021

在閱讀了主要由本·伯南克 (Ben Bernanke) 撰寫的一些演講和研究論文後,我有一個關於投資組合平衡效應的問題。這是伯南克在他最近撰寫的一篇論文中,他將投資組合平衡效應描述為大規模資產購買的兩個主要渠道之一:

“投資組合平衡通道取決於證券在投資者投資組合中是不完全替代品這一前提,反映了流動性、交易成本、資訊、監管限制等方面的差異。不完全可替代性意味著證券淨供給的變化會影響資產價格和收益率,因為必須引導投資者重新平衡他們的投資組合(Bonis 等,2017)。原則上,量化寬鬆的兩個渠道可以通過以下事實來區分,即信號渠道通過影響對未來政策利率的預期而運作,而投資組合平衡渠道通過改變期限和風險溢價來發揮作用。”- Bernanke (2017),在一篇論文中可以找到:https ://www.brookings.edu/wp-content/uploads/2017/10/bernanke_rethinking_macro_final.pdf

我在理解這方面的財務方面遇到了一些麻煩。特別是,這個渠道如何需要不完美的可替代性?我知道這個論點取決於“棲息地偏好”——例如,某些投資者更喜歡一種特定類型的證券——但我無法將這些部分放在一起。

作為一個潛在的例子:假設我們有一個投資者,由於偏好、風險偏好、流動性要求等原因,他只會處理 5 年期國債。然後美聯儲購買 5 年期國債。伯南克似乎暗示,減少這些證券的供應會提高它們的價格並降低它們的收益率的原因是投資者不認為其他證券是完美的替代品。是否有這樣的論點,如果我們的投資者認為 7 年期債券是完美的替代品,那麼 5 年期債券價格的上漲將導致他出售他的 5 年期債券以獲取可觀的資本收益併購買其他一些安全?或者,就此而言,他的投資組合將包含如此廣泛的不同期限,以至於購買 5 年期債券不會

我知道這與需求彈性有關,但我無法將不完美的可替代性的邏輯拼湊起來,希望能導致投資者投資組合的重新平衡和廣泛的資產類別利率下降方式。

我很感激人們可能對此有任何見解。

在標準經濟理論中,金融資產與標準商品和服務的看法不同,因為它們僅根據它們所主張的基礎現金流進行估值。更正式地說,標準經濟理論將金融資產及其基礎現金流視為可替代的。

這意味著,如果您有兩個金融資產(稱為 A 和 B),它們是對相同現金流的索取權,那麼這兩個金融資產是完美的替代品,價值應該相同。繼續這個例子,如果你要增加資產 A 的供應,它的價格不應該受到影響,因為它的基礎現金流與資產 B 相同。這是從一個簡單的套利論點得出的。如果 A 的價格上漲,那麼套利者可以做空 A 並做多 B 並賺取無限的錢(反之亦然)。

所以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套利機制可以被抑制,改變金融資產的供應只會對價格產生影響。發生這種情況的一種方法是如果沒有完美的替代品。在這種情況下,可能無法進行套利交易,因此會對價格產生影響。

我上面的解釋有點隨意,並且使用了類比。要查看更正式的模型,請參閱Vaynos 和 Villa (2021),“利率期限結構的首選棲息地模型”

我的論點是,他只是在為他做出的政策選擇尋找理由,因此沒有理由相信他的論點是完全一致的。

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他為什麼要提出這樣的論點。如果利率純粹是預期的結果(期限溢價等於零),那麼購買本身對收益率沒有直接影響,只是表明美聯儲將做什麼(第一個渠道)。然而,美聯儲可以通過僅僅說經濟很糟糕,並且他們不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加息來達到完全相同的效果。

為了找到購買債券決定的理由(而不是僅僅談論),他需要論證供應的變化會影響債券收益率。該論點的問題在於,無論債券市場的供需狀況如何,收益率曲線的前端都可以很好地跟踪預期。(人們可以看看市場參與者如何使用前端定價來估計央行在接下來的幾次所有主要市場的利率設定會議上將採取的行動,以此作為對這一斷言的實證驗證。)

因此,我們需要一些理由相信短期債券與長期債券有某種不同,即存在某種形式的分割。通過這種方式,人們可以希望供需對長期債券風險溢價的影響大於短期溢價(這對大多數債券市場分析師來說似乎是合理的)。重要的是,由於供給效應,期限溢價的期限結構正在發生變化。人們可以對術語溢價為何移動提出不同的口頭解釋,但在實踐中它們最終將無法區分。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忽略其他因素影響期限溢價的可能性,例如回報波動率(投資組合理論會提出這一點)。

這一論點的一個明顯問題是,美聯儲的購買並不是影響債券市場供需的唯一因素。為什麼這些其他因素被忽略了?

引用自:https://econom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