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

中央銀行的職能能否實現自動化?

  • February 18, 2018

中央銀行職能變得自動化的想法是多麼合理。中央銀行的作用似乎取決於貨幣流動、通貨膨脹和部分準備金。如果中央銀行自動化的合理性,它需要什麼樣的電子數據——它會不會看起來像區塊鏈技術,每筆交易都有一個分類賬?

可以想像,如果人工智慧足夠進步,中央銀行的職能之一,即貨幣供應的監管者,最終可以實現自動化。然而,這個角色比僅僅對貨幣流動、通貨膨脹和部分準備金的回饋要復雜得多。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這是一個由人類專家小組擔任的角色。

不,它不會是分佈式賬本,因為這是記錄中央銀行交易的低效方法。中央銀行維護自己的分類賬,並將繼續這樣做。並非每筆交易都會創建一個新的分類帳。相反,每筆交易都會在兩個賬本中創建相應的條目——這就是複式簿記的本質。

有一種現有的經濟思想體系關注這個問題——基於規則的政策分析。較早的一個建議是貨幣主義者的貨幣增長規則。目前,“泰勒規則”是一個熱門的研究課題。(本網站上還有許多關於泰勒規則的其他問題。一個涉及類似問題的問題在這裡:連結到關於泰勒規則和最優貨幣政策的問題。)

目前泰勒規則有多種變體。輸入可以包括產出缺口、通脹預期和“自然​​利率”(r*) 的估計。我只會評論輸出差距。產出缺口可以通過幾種方式估算,衡量經濟是否“達到產能限制”。然而,統計估計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因此決策者最終必須對其真實水平進行判斷。

泰勒規則的其他輸入也出現了類似的問題。這意味著即使政策制定者試圖遵循這樣的規則,輸入變數是什麼也有自由裁量權。

向中央銀行的數據庫添加大量交易只會增加有限的資訊。最重要的是實體如何看待未來,而不是他們今天所做的細節。例如,我們對工廠老闆今天支付的工資細節的興趣有限。我們感興趣的是工廠是否會擴建,或者業主是否計劃提高產量。

最後,中央銀行職能的一個重要部分是監管和最後貸款人操作。這些功能對於支持系統至關重要,並且需要人工判斷。

引用自:https://econom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20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