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

什麼是量化寬鬆?

  • September 14, 2021

根據我閱讀主流媒體的理解,量化寬鬆在沒有政府直接支出(財政政策)的情況下增加了經濟中的貨幣供應。

它似乎具有貨幣政策的所有好處(降低利率),但仍然可以通過最低利率來完成

我的理解正確嗎?我缺少什麼缺點?

在編輯之前,您寫了“質量寬鬆”,但我認為您指的是量化寬鬆。我將討論兩者。

量化寬鬆

量化寬鬆對應於中央銀行(CB)通過“購買”資產來擴大其資產負債表。這通常在二級市場完成。它主要向系統注入流動性。如果現在有額外的資產購買者,資產/投資的價格(利率)就會下降。然而,數量上的影響應該可以忽略不計:通過其需求,CB 增加了其運營市場的價值和流動性。但是,其經營規模應該太小,不會影響總利率。

定性寬鬆

定性寬鬆是一個相對較新的表達方式,指的是 CB 所投資股票的風險性。與量化寬鬆(關於 CB 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規模)不同,定性寬鬆是關於 CB 資產的風險程度。資產負債表,從而降低總風險(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

缺點

中央銀行的獨立性

當 CB 持有資產時,它對它們的價值感興趣。這可能導致其實施違反其主要指令的政策(例如通脹穩定)。即使它不這樣做,CB 的有效性也來自其控制預期的能力。對於家庭和企業來說,期望CB 實施“”政策就足夠了,從而降低了 CB 的有效性。

進球數

我沒有這方面的消息來源,但我似乎記得有一個明確目標(即貨幣穩定)的中央銀行比那些有一攬子目標(即貨幣穩定、GDP 增長、降低失業率)的中央銀行更有效。普遍的批評可能是,量化寬鬆不是有助於提高重要利潤和貨幣穩定性的操作——央行應該專注於這一點。

請注意,這些不僅僅是深奧的要點。事實上,在“重新思考宏觀政策”會議上的學者和央行行長一致認為(引用布蘭查德

在整個會議期間,例如在 Gill Marcus 的演講中,以及在接下來幾天在 IMF 會議期間舉行的各種會議中,政策制定者都在評論和抱怨在這場危機中貨幣政策的沉重負擔以及危險對中央銀行的政治反彈。即使危機消退,很明顯中央銀行最終將在金融監管、金融監管和宏觀審慎工具的使用方面承擔更多的責任——無論是全部還是分擔。

雖然即使使用政策利率也會產生分配影響,但這些影響在監管或宏觀審慎工具(例如貸款價值比率)的情況下更為顯著。普遍的共識是,這些分配影響不容忽視,儘管中央銀行應在傳統貨幣政策方面保持完全獨立,但監管或宏觀審慎工具不能做到這一點。

引用自:https://econom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