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供應

銷毀或重新鑄造與真金幣相同克拉的假金幣的原因是什麼?

  • January 21, 2022

我記得讀過一個有趣的事件,發生在 19 世紀初,發生在哈布斯堡帝國。

一個主要由金礦工人和腐敗行政人員組成的犯罪組織非法鑄造了縣級品質的金幣。正常情況下,開采出來的黃金要上交,佣金很低,所以他們只上交了一部分開采出來的黃金,其餘部分非法鑄造成硬幣。然而,他們沒有生產含金量低於官方的假幣,而是鑄造了與真幣含金量相同的硬幣。

當行動被破壞時,沒收的硬幣被標記(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用釘子釘住它們)並運走銷毀,可能要鑄成金條或鑄造。

這是我不明白的,如果硬幣具有所需的含金量,為什麼有必要?

犯罪活動對政府來說絕對是一個損失,但​​從宏觀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它不應該影響貨幣供應。如果犯罪分子不會鑄造它,我想政府可能會鑄造它。那麼,為什麼這些“完美”的硬幣需要被銷毀,如果它們以後要重新鑄造呢?

我不知道你提到的那個故事,但我想說這可能是由於黃金在作為貨幣之前作為商品的內在可替代性。

除了天然稀缺性和提取和鑄造所需的大量能源外,黃金的其他重要特性(無論如何,以後都可以用作真錢)包括:

穩定(物理/化學)、便攜、可分割和可替代

可替代性:無論是作為價值儲存手段還是作為交易媒介,任何一盎司黃金都(相對)容易辨識和測試真偽,因此很容易與任何其他相同純度的黃金互換——如果有的話不包括其他考慮因素,例如錢幣價值或形狀口味等。

因為你回憶的故事中的操作一開始是欺詐性的(在賬簿上未聲明的額外鑄幣),所以找到一種方法來明確地區分這些盎司與其他適當保存在賬簿上的盎司是很重要的——即,暫時“否認”黃金的可替代性,可以這麼說,在物理層面(通過破壞它)——如果只是暫時的。

當然,理由是先驗地阻止這些硬幣在破產後進入市場流通——以及是否會在以後做出重新引入它們的決定(但這次是以一種受控的方式)。

反正只是我的理解。

‘希望這可以幫助。

引用自:https://econom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1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