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供應

為什麼有(仍然)硬幣?

  • June 24, 2021

我發現硬幣攜帶和計數非常不方便。我覺得我不是唯一一個覺得它們煩人和不方便的人。

為什麼所有現金都不是紙幣和硬幣仍然存在的一些經濟原因是什麼?

2013 年,聯邦儲備委員會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論文{連結},考慮了用 1美元硬幣代替1美元鈔票的成本和收益。

以下是他們執行摘要的要點:與紙幣相比,硬幣提供

**支付系統效率較低。**使用1美元硬幣而不是 1美元紙幣進行交易本質上是低效的,需要用一張 1 美元以上的硬幣代替一張 1美元紙幣,以彌補公眾使用硬幣和紙幣方式的差異。

**性價比較低。**用 1美元硬幣代替1美元紙幣對於更廣泛的美國政府和公眾來說也不具有成本效益,主要是因為與紙幣相比,生產硬幣的成本更高,但硬幣的壽命更長並不能抵消。

**所有預測情景下的成本都較高。**在我們考慮的每種情況下(以淨現值計算),僅流通1美元硬幣的成本都高於繼續向公眾提供 1 美元紙幣的成本。

**私營部門的成本增加。**僅流通1美元的硬幣可能會導致私營部門的成本增加,每年可能達到數億美元,並且將超過 GAO 早期研究報告中向政府報告的任何“鑄幣稅收入”。

所以使用硬幣的情況確實很弱。但是更詳細地閱讀這篇論文可以提供一些關於硬幣如此普遍的歷史原因的線索。

例如,在日常交易中,小面額的使用頻率很高,這意味著它們磨損得更快。1980 年代,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都用硬幣代替了相當於1美元的鈔票。但這是在電子支付機制(如信用卡/借記卡)尚未廣泛使用的時候,這意味著許多小額交易頻繁使用低面額貨幣。這為硬幣的高耐用性帶來了優勢,而這在今天並不重要。

事實上,硬幣的歷史優勢之一是它們額外的耐用性,這使得它們從長遠來看更便宜。但美聯儲報告指出,票據的耐用性顯著增加。當英國用硬幣取代其 1 英鎊紙幣時,紙幣的使用壽命為 10 個月(許多原始硬幣在 30 多年後仍然存在)。但 2012 年的1美元鈔票的預期壽命為 70 個月,這使得硬幣與紙幣的經濟學決定性地對後者有利。許多國家現在正在採用具有更好耐久性的聚合物(即塑膠)鈔票。


總而言之,紙幣似乎在經濟和實踐上都主導著硬幣(至少在1美元面值左右)。各個國家也完全從他們的硬幣中消除了低面額(參見維基百科)。

但是用紙幣代替硬幣是有成本的。國家必須重組其貨幣生產,開展公眾意識運動,並管理貨幣替代過程;私營部門必須改造自動售貨機、自動提款機和類似設備,並承擔過渡所隱含的其他成本。

例如,《衛報》報導稱,隨著英國改用一磅硬幣的新設計,僅更換該國的停車咪錶就花費了高達 5000 萬英鎊。另一項估計是,每個需要升級的更衣室儲物櫃將花費 40-50 英鎊。財政部估計,在英國向投幣行業引入新的 5 便士和 10 便士硬幣的成本為 8000 萬英鎊。

這些成本,以及普遍的慣性以及人們越來越多地完全避免使用現金的事實可能是我們仍然擁有硬幣貨幣的主要原因。

兩個可能的原因:

  • 硬幣不是發行人的責任。發行人不必接受硬幣退回,而票據通常具有相關的“承諾支付”概念(如票據和支票)。這是相當名義上的,因為使用法定貨幣你只會得到新的票據,但它甚至可以作為一個概念工作的原因與實際點有關:
  • 硬幣的壽命比紙幣長得多。在我口袋裡的幾枚硬幣中,一枚是 1983 年的,還有一些也有 20 多年的歷史。我懷疑任何筆記都已經有 5 年的歷史了。因此,更換磨損紙幣的成本非常高,尤其是對於低價值紙幣。在某些價值上,避免更換成本的優勢超過了使用金屬的較高初始成本。

引用自:https://econom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18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