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如果經濟生產過多,幾乎所有商品和服務的價格都會上漲?
我正在學習線上經濟學課程,但不明白為什麼如果經濟產出過多,幾乎所有商品和服務的價格都會上漲?
例如,如果將生產兩倍於所需的帽子,那麼每頂帽子的價格會下降嗎?
一個生產太少的經濟體將遭受高失業率,因為低就業機會率將與大量健全的工人成反比。一個 生產過多的經濟體將看到幾乎所有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普遍上漲,因為對它們的需求超過了生產能力。這種價格普遍上漲被稱為通貨膨脹。
摘自 PAUL KRUGMAN 的《教經濟學與社會》(MASTERCLASS)
克魯格曼的這段話寫得很混亂。克魯格曼想到的不是生產本身的增加,而是與更多生產相關的總需求的增加。
實際產出和價格水平(導致通貨膨脹的變化)之間的短期關係可以在總供給-總需求 (AS-AD) 圖上視覺化(有關更多詳細資訊,請參見 Blanchard 等人的宏觀經濟學或曼昆宏觀經濟學)。
如果生產(Y)擴大,因為經濟能夠生產更多,而企業擴大生產,這將導致價格(P)下降,從而導致通貨緊縮。如下圖所示,當經濟生產更多,因為企業總體上向市場供應更多(AS 向右移動),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預計價格水平會下降:
然而,克魯格曼的想法是總體消費者偏好的變化使需求更多地轉移(即 AD 向右移動),這將導致更高的價格和更多的生產(在短期內),因為這種更高的需求和價格會促使企業供應更多。然而,克魯格曼在上面的段落中聽起來好像公司的供應增加了(事件鏈始於更多的生產,而不是第二種情況下的更多需求)。
在這種情況下,總價格上漲是因為人們需要太多的商品和服務,而公司只能以更高的成本滿足額外的需求(因為 AS 給出的經濟生產能力沒有改變)。因此,只有在價格上漲的驅使下,企業才會願意提供額外的商品和服務。
為什麼如果經濟生產過多,幾乎所有商品和服務的價格都會上漲?
引用的摘錄純屬胡說八道。著名作者以及“大師班”材料的編輯需要回到大學並註冊入門級課程。
生產“太多”表示供過於求,這意味著對正在生產的東西沒有足夠的需求。這與作者的信念相矛盾,即“對它們的需求超過了生產能力”。
作者措辭的另一個缺陷是在談到“ X與**Y成反比”時說“低”或“高”。“低”和“高”是多餘的,因為它們是從關係所涉及的變數中推斷出來的。
作者假定的生產和健全工人之間的聯繫是不准確的。反例:在 1950 年代,IT 生產和健全的 IT 工人數量都非常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