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交易策略

在大學教授量化交易的教科書有哪些?

  • June 26, 2019

例如,斯坦福大學有一門關於量化交易的課程(STATS242 - 算法交易和量化策略)。但我無法確定本課程使用的教科書是什麼。這同樣適用於 Stony Brook、Carnegie Mellon 等地的類似課程。我也找不到他們課程的教學大綱指南。

有人知道這些課程中使用的教科書是什麼嗎?

快速Google搜尋檢索到斯坦福 STATS 242 課程的教學大綱。你可以在這裡找到它。以防萬一它在某個時候被刪除,我將複製粘貼源材料。請記住,我不知道這種材料是好是壞——我沒有列出這個清單。還要記住,它包含對有效和無效的治療方法。話雖如此:

課程簡介:本課程介紹基於統計套利方法的金融交易策略。主題包括與高頻數據、動量策略、配對交易、技術分析、訂單簿動態模型和多交易所訂單放置和路由以及帶有回饋的動態交易計劃相關的方法。重點是開發、自動化和經驗評估反映市場和行為模式的模型。該課程將在理論和實踐之間取得平衡,並提供足夠的理論來理解實際應用。雖然這些方法可以應用於各種金融市場,但本課程將主要關注股票和股票市場

該課程每周處理以下主題:

暫定時間表:

  • 課程概述 - ABFLR, Ch. 1
  • 資產回報的程式化事實 - LX,Ch。6
  • CAPM,協整審查 - LX,Ch。3 & 9
  • 交易算法 - LX, Ch. 11 & AS,選擇章節
  • 交易機制、訂單簿動態、執行算法 - ABFLR 第 III 部分,Ch。5
  • 市場影響模型 - ABFLR 第 III 部分,Ch。5
  • 投資組合再平衡、多資產交易 - ABFLR 第 IV 部分

每個主題還引用源材料,即以下列表:

(主要)可選文本:

  1. Abergel, F.、Bouchaud, JP.、Foucault, T.、Lehalle, CA.、Rosenbaum, M. (2012);編輯:市場微觀結構:面對許多觀點,Wiley (ABFLR)
  2. Lai, TZ 和 H. Xing (2008):金融市場的統計模型和方法,Springer (LX)。
  3. Harris, L. (2003):貿易和交易所,牛津大學出版社 (HA)。
  4. Hasbrouck, J. (2007):實證市場微觀結構,牛津大學出版社。
  5. Acar, E. 和 S. Satchell (Ed) (2002):高級交易規則,Butterworth-Heinemann,第二版 (AS)。
  6. Tsay, RS (2005):金融時間序列分析,Wiley,第二版。
  7. Campbell, JY, Lo, AW 和 AC MacKinlay (1997):金融市場計量經濟學,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
  8. Edwards, RD, Magee, J. 和 WHC Bassetti (2013):股票趨勢的技術分析,第 10 版,CRC 出版社。
  9. Fabozzi, FJ, Focardi, SM 和 PN Kolm (2006):股票市場的金融建模,Wiley。

進一步閱讀材料

暫定閱讀清單重點論文標有(*)

A. 程式化事實:概述

  1. Lo, AW 和 A. C MacKinlay (1988):股票市場價格不遵循隨機遊走:來自簡單規範測試的證據,金融研究評論,第 1 卷,第 41-66 頁。
  2. Conrad, JS , Hameed, A 和 Niden, C.,1994 年,短期個人證券回報中的交易量和自共變異數,金融雜誌,卷。XLIX,第 1305-1329 頁。
  3. (*) 續。R (2001):資產回報的經驗特性:程式化事實和統計問題,量化金融,第 1 卷,p223-226
  4. Lunde, A 和 Timmermann, A (2004):股票價格的持續時間依賴性,商業和經濟統計雜誌,第 22 卷,第 253-273 頁。
  5. Bollerslev, T, Tauchen, G 和 H. Zhou (2009):預期股票收益和變異數風險溢價,RFS p4463-4491
  6. Pollet, J. M 和 M. Wilson (2010):平均相關性和股票市場回報,金融經濟學雜誌,第 96 卷,第 364-380 頁。
  7. Anatolyev, S. 和 A. Gerko (2005):測試可預測性的交易方法,Jr of Business 和 EconStat,第 23 卷,第 4 期,第 455-461 頁。
  8. Anatolyev, S. 和 N. Gospodinov (2010):通過分解建模財務回報動態,商業與經濟統計雜誌,第 28 卷,第 2 期,第 232-245 頁。

B. 市場微觀結構

  1. (*) Madhavan, A. (2000):市場微觀結構:調查,金融市場雜誌,第 3 卷,第 205-258 頁。
  2. Rydberg, TH 和 N. Shephard(2003 年):貿易價格變動動態:分解和模型,金融計量經濟學雜誌,第 1 卷,第 1 期,第 2-25 頁。
  3. Rydberg, TH 和 N. Shephard (1999):貿易數據的 BIN 模型。對固定時間間隔內的交易數量進行建模。
  4. Engle, R. 和 A. Lunde (2003):交易和報價:雙變數點過程,J. 金融計量經濟學,第 1 卷,第 159-188 頁。

C. 算法交易/訂單簿動態

  1. (*) Hendershott, T. 和 R. Riordan (2009):算法交易和資訊。(未發表)
  2. (*) Cont, R.、S. Stoikov 和 R. Talreja (2010):訂單簿動態隨機模型,運籌學,第 58 卷,第 3 期,第 549-563 頁。
  3. (*) Fama, EF 和 M. Blume (1966):過濾規則和股票市場交易,商業雜誌,卷。39,第 226-241 頁。
  4. Neftci, SN (1991):金融市場中的樸素交易規則和 Wiener-Kolmogorov 預測理論:技術分析研究,商業雜誌,第 64 卷,第 549-571 頁。
  5. Lo, A, MacKinlay, AC 和 Zhang, J. (2002):限價單執行的計量經濟學模型,金融經濟學雜誌,第一卷。65(1),第 31-71 頁。
  6. Hall, AD 和 N. Hautsch(2006 年):訂單進取性和訂單動態,實證經濟學,第一卷。30(4),第 973-1005 頁。
  7. Ellul, A., CW Holden, P. Jain 和 R. Jennings (2007):訂單動態:來自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最新證據,經驗金融雜誌,第 14 卷,第 636-661 頁。
  8. Goettler, RL, Parlour, CA 和 Rajan, U. (2009):知情交易者和限價單市場,金融經濟學雜誌,第 93 卷,第 67-87 頁。
  9. Kavajecz, KA (1999):專家的引用深度和限價訂單簿,金融雜誌,卷。54,第 2 期,第 747-771 頁。
  10. (*) Stoikov, S.、Avallaneda, M. 和 Read, J. (2011):在存在隱藏流動性的情況下從一級報價預測價格,算法金融,第 1 卷,第 1 期,第 35-43 頁。
  11. Biais, B. Hillion, P. 和 Spatt, C. (1995):Paris Bourse, Jr of Finance 中限價訂單簿和訂單流的實證分析,第 1655-1689 頁

D. 貿易策略

D.1.:技術分析

  1. (*) Brock, W, J. Lakonishok 和 B. LeBaron (1992):簡單的技術交易規則和股票收益的隨機屬性;金融雜誌,第 XLVII 卷,第 1731-1763 頁。
  2. Gencay, R (1998):證券市場中技術交易策略和盈利能力的優化,第 54 卷,第 249-254 頁
  3. Sullivan, R, Timmermann, A 和 H. White (1999):數據窺探、技術交易規則性能和引導,金融雜誌,第 LIV 卷,第 1647-169 頁。
  4. (*) Lo, AW, H. Mamaysky 和 ​​J. Wang (2000):技術分析的基礎;計算算法、統計推斷和經驗實現,金融雜誌,卷。LV,P1705-1765。(Jegadeesh 討論:1765-1775)
  5. Ready M. J (2002):從技術交易規則中獲利,財務管理,秋季,第 43-61 頁。
  6. Zhu, Y. 和 G. Zhou (2009):技術分析:使用移動平均線的資產配置視角,金融經濟學雜誌,第 92 (3) 卷,P 519-544。
  7. (*) Han, Y.、Yang, K. 和 Zhou, G. (2011):新異常:技術分析的橫截面盈利能力(未發表)
  8. Osler, C. (2003):貨幣訂單和匯率動態:技術分析預測成功的解釋,金融雜誌,10 月,第 1791-1805 頁。

D.2:動量

  1. (*) Jegadeesh, N 和 S. Titman (1993):回歸買入贏家和賣出鬆手;對股市效率的影響,金融雜誌,第 48 卷,第 65-91 頁
  2. (*) Jegadeesh, N 和 S. Titman (1993):動量回報的橫截面和時間序列決定因素,金融研究評論,第 15 卷,第 143-157 頁
  3. (*) Chan、LKC、N. Jegadeesh 和 J. Lakonishok(1996 年),動量策略,金融雜誌,卷。李,第 1681-1713 頁。
  4. Rouwenhorst K.G,(1998 年),國際動量策略,金融雜誌,第 LIII 卷,P 267-283。
  5. Moskowitz, T. J 和 M. Grinblatt (1999):行業解釋動量,金融雜誌,第 LIV 卷,p1249-1289。
  6. Lee、CMC 和 B Swaminathan (2000):價格動量和交易量;金融雜誌,卷。LV,p2017-2060。
  7. Jegadeesh, N 和 S. Titman (2001):動量策略的盈利能力:替代解釋的評估,金融雜誌,第 LVI 卷,第 699-720 頁。
  8. Jegadeesh, N 和 S. Titman (2001):動量,工作文件。
  9. (*) Lewellen, J (2002),股票收益中的動量和自相關,金融研究評論,第 15 卷,第 533-563 頁。
  10. Hvidkjaer, S ,(2006), 基於貿易的動量分析, 金融研究回顧, p 457-492
  11. Liu, LX 和 Zhang, L (2008),動量利潤、要素定價和宏觀經濟風險,金融研究評論,第 21 卷,第 2417-2448 頁。
  12. Moskowitz, T.、Ooi, YH 和 Pedersen, LH (2010):時間序列動量,出現在 JFE。

D.3:統計套利

  1. Bondarenko , O (2003):統計套利和證券價格,金融研究評論,第 16 卷,p875-919。
  2. Larsson, E , Larssin, l 和 J. Aberg (2003),市場中性統計套利交易模型,未發表
  3. Hogan, S, R. Jarrow, M. Teo 和 M. Warachka,(2004 年):使用統計套利和動量和價值策略應用測試市場效率,金融經濟學雜誌,第 73 卷,第 525-565 頁。
  4. (*) Jarrow, RA, Teo, M, Tse, YK 和 Warachaka, M, (2005),統計套利和市場效率:增強理論、穩健測試和進一步應用,未發表。
  5. (*) Avellaneda, M. 和 JH。Lee (2010):美國股票市場的統計套利,量化金融,第一卷。10(7),第 761-782 頁。
  6. Popova, I. 和 E. Popova (2010):估計性能和執行時間對高頻統計套利策略的影響,Jr of Trading,Spring p 23-30。

D.4:配對交易

  1. Froot, K. A 和 EMDabora (1999):股票價格如何受交易地點的影響;金融經濟學雜誌,第 53 卷,p189-216。
  2. Elliot, RJ, Van Der Hoek, J 和 WP Malcolm (2005):配對交易;量化金融,第 5 卷,第 271-276 頁。
  3. (*) Gatev, E, Goetzmann, WN 和 RG Rouwenhorst (2006):配對交易:相對價值套利規則的表現;金融研究評論,第 19 卷,第 797-827 頁。
  4. (*) Scruggs, JT (2007):噪音交易者風險:來自連體雙胞胎的證據,金融市場雜誌,第 10 卷,第 76-105 頁。
  5. (*) Engelberg, J, Gao, P and R. Jaggannathan (2009):配對交易剖析:特殊新聞、共同資訊和流動性的作用;未發表。
  6. Clifton Green, T. 和 BH Hwang (2009):Price-Based Return Comovement,Jr Financial Economics,第 93 卷,第 37-50 頁。

D.5:其他

  1. Fung,W 和 D. A Hsieh (1997):動態交易策略的經驗特徵:對沖基金案例,金融研究評論,第 10 卷,第 275-302 頁。
  2. (*) Conrad, J 和 G. Kaul (1998):交易策略剖析,金融研究評論,第 11 卷,第 489-519 頁。
  3. Alexander, G. J,(2000 年),關於零投資策略的回溯測試,商業雜誌,第 73 卷,第 255-278 頁
  4. Fung,W 和 D. A Hsieh (2001):對沖基金策略中的風險:來自趨勢追隨者的理論和證據,第 14 卷,第 313-341 頁。
  5. (*) Creamer, G. and Y. Freund (2007): A Boosting Approach for Automated Trading, Jr of Trading, p 84-94。

E. 執行策略

  1. Grinold, RC 和 RN Kahn (1995):主動投資組合管理,Probus Publishing。
  2. (*) Almgren, R 和 N. Chriss (2000):投資組合交易的最佳執行,風險雜誌,第 3 卷,第 5-39 頁
  3. Almgren, R (2003):具有非線性影響函式和交易增強風險的最佳執行,應用數學金融,第 10 卷,第 1-18 頁
  4. Almgren, R. 和 J. Lorenz (2007):自適應到達價格,交易雜誌,卷。2007 年,第 1 期,第 59-66 頁。
  5. Almgren, R. 和 J. Lorenz (2006):具有每日週期的貝氏自適應交易,交易雜誌,卷。1,第 4 期,第 38-46 頁。
  6. Garleanu, N. 和 LH Pedersen (2011):具有可預測回報和交易成本的動態交易,將出現在 JFE。
  7. Lorenz, J. 和 R. Almgren (2011):均值變異數最優自適應執行。(未發表)

F. 市場影響模型

  1. JP Bouchaud、JD Farmer 和 F. Lillo,“市場如何慢慢消化供需變化”,《金融市場手冊:動態與演變》,2008 年。
  2. JP Bouchaud、Y. Gefen、M. Potters 和 M. Wyart,“金融市場的波動和反應:隨機價格變化的微妙性質”,量化金融,第一卷。4,第 176-190 頁,2004 年。
  3. JP Bouchaud、J. Kockelkoren 和 M. Potters,“隨機遊走、流動性糖蜜和金融市場中的關鍵反應”,量化金融,第一卷。6,第 115-123 頁,2006 年。
  4. (*) JD Farmer、P. Patelli 和 II Zovko,“金融市場中零智能的預測能力”,Proc。國家石油公司。學院派。科學。美國,第一卷。102,第 2254-2259 頁,2005 年。
  5. J. Gatheral,“無動態套利和市場影響”,量化金融,第一卷。10,第 749-759 頁,2010 年。
  6. J. Gatheral,“無套利和市場影響”,2008 年。
  7. P. Hewlett,“訂單到達的分群、價格影響和貿易路徑優化”,在使用 Jump Processes 進行財務建模研討會上,Ecole Polytechnique,2006 年,第 68 頁。
  8. F. Lillo 和 JD Farmer,“有效市場的長期記憶”,非線性動力學與計量經濟學研究,第一卷。8,第 1-33 頁,2004 年。
  9. V. Plerou、P. Gopikrishnan、X. Gabaix 和 HE Stanley,“股票價格冪律波動的起源”,2004 年。
  10. M. Potters 和 JP Bouchaud,“訂單簿和價格影響的更多統計屬性”,物理學 A:統計力學及其應用,卷。324,第 133-140 頁,2003 年。
  11. N. Westray 和 M. Sarkar,“市場影響時間結構的實證研究”,市場微觀結構 - 面對許多觀點,2010 年。
  12. WX Zhou,“訂單驅動市場中單個交易的普遍價格影響函式”,2007 年。
  13. (*) R. Almgren,“執行成本”,量化金融百科全書,第 1-5 頁,2008 年。
  14. SA Berkowitz、DE Logue 和 EA Noser Jr,“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的總成本”,金融雜誌,第一卷。43,第 97-112 頁,1988 年。
  15. M. Borkovec 和 HG Heidle,“建構和評估交易成本模型:入門”,《交易雜誌》,第一卷。5,第 57-77 頁,2010 年。
  16. D. Cushing 和 AN Madhavan,“收盤時交易的隱藏成本”,交易,卷。2001 年,第 12-19 頁,2001 年。
  17. LR Glosten 和 PR Milgrom,“在具有異質資訊交易者的專業市場中買賣和交易價格,”J. Financ。經濟學,卷。14,第 71-100 頁,1985 年。
  18. (*) G. Huberman 和 W. Stanzl,“價格操縱和準套利”,計量經濟學,第一卷。72,第 1247-1275 頁,2004 年。
  19. (*) AS Kyle,“持續拍賣和內幕交易”,計量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會雜誌,第一卷。53,第 1315-1335 頁,1985 年。
  20. (*) AN Madhavan,“VWAP 策略”,交易,第一卷。2002 年,第 32-39 頁,2002 年。
  21. AF Perold,“實施不足:紙上談兵與現實,”投資組合管理雜誌,第一卷。14,第 4-9 頁,1988 年。
  22. TS Strother、JW Wansley 和 P. Daves,“電子通信網路、做市商和買賣差價的組成部分”,國際管理金融雜誌,第一卷。5,第 81-109 頁,2009 年。
  23. (*) JL Treynor,“贏得交易遊戲需要什麼?” 金融分析師雜誌,第一卷。37,第 55-60 頁,1981 年。
  24. IM Werner,“小數點前後發送給納斯達克交易商的機構訂單的執行質量”,2003 年。
  25. (*) Almgren,R.、C. Thum、E. Hauptmann 和 H. Li (2005):股票市場衝擊,風險,7 月,第 57-62 頁。
  26. Lillo、JD Farmer 和 RN Mantegna (2003):價格影響函式的市場曲線,Nature,p129-130。
  27. Kissell, R. 和 R. Malamut (2006):算法決策框架,Jr of Trading,Winter p 12-21。

G. 投資組合交易方法

  1. Ubukata, M. 和 Oya, K. (2009):市場微觀結構雜訊依賴性的估計和測試,金融計量經濟學雜誌,第 7 卷,第 106-151 頁。
  2. (*) Ait-Sahalia, Y.、J. Fan 和 D. Xiu (2010):使用嘈雜和非同步財務數據進行高頻共變異數估計,美國統計協會雜誌,卷。105,第 492 號,第 1504-1517 頁。
  3. (*) Fan, J.、Li, Y. 和 Yu, K. (2012):使用高頻數據進行投資組合選擇的巨大波動率矩陣估計,美國統計協會雜誌,第 107 卷,第 412-428 頁。
  4. Lo, AW 和 PN Patel (2008): 130/30: The New Long-Only, Jr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p 12-13。

H. 其他

  1. 巴克萊、MJ、T. Hendershott 和 DT McCormick。2003. 交易場所之間的競爭:電子通信網路上的資訊和交易。金融雜誌 58 (6): 2637-66。
  2. (*) Foucault, T., O. Kadan 和 E. Kandel。2005. 限價訂單簿作為流動性市場。金融研究回顧 18 (4): 1171-217。
  3. Foucault, T. 和 AJ Menkveld。2008. 訂單流和智能訂單路由系統競賽。金融雜誌 63 (1): 119-58。
  4. Foucault, T., S. Moinas 和 E. Theissen。2007. 匿名在電子限價單市場中重要嗎?金融研究回顧 20 (5): 1707-47。
  5. (*) Glosten, LR 1994. 電子限價盤是不可避免的嗎?金融雜誌:1127-61。
  6. Hamilton, JL 1979。市場碎片化、競爭和證券交易所的效率。金融雜誌 34 (1): 171-87。
  7. Hendershott, T. 和 H. Mendelson。2000. 跨越網路和經銷商市場:競爭和績效。金融雜誌 55 (5): 2071-115。
  8. (*) 凱爾、AS 和 AA Obizhaeva。2010. 市場微觀結構不變數。(未發表)
  9. Mendelson, H. 和 William E. Simon 工商管理研究生院。管理經濟學研究中心。1987. 整合、分散和市場表現。劍橋大學 按。
  10. Stoll, HR 2006。股票市場的電子交易。經濟展望雜誌 20 (1): 153-74。

一、新論文

  1. Dumitru,AM 和 G. Urga。2012. 辨識金融資產的跳躍{非參數跳躍測試之間的比較。商業和經濟統計雜誌,卷。30,第 2 期,第 242-255 頁。
  2. Harchaoui, G. 和 C. Levy-Leduc。2010. 具有總變異懲罰的多個變化點估計器。美國統計協會雜誌,卷。105,第 1480-1493 頁。
  3. Hendershott, T., CM Jones 和 AJ Menkveld。2011. 算法交易能提高流動性嗎?金融雜誌,66 (1): 1-33。
  4. O’Hara, M. 和 M. Ye。2011. 市場分散是否會損害市場質量?金融經濟學雜誌,第 100 卷,第 459-474 頁。
  5. Maglaras, C.、CC Moallemi 和 H. Zheng。2012. 分散市場中的最佳訂單路由。工作文件(未發表)。
  6. Han、Y.、K. Yang 和 G. Zhou。2009. 一個新異常:技術分析的橫截面機率。工作文件(未發表)。
  7. 莫斯科維茨、TJ、YH Ooi 和 LH 佩德森。2012. 時間序列動量。金融經濟學雜誌,卷。104,第 228-250 頁。
  8. Daniel, K.. 2011。動量崩潰。未發表。
  9. Daniel、K.、R. Jagannathan 和 S. Kim。2012. 動量策略回報中的尾部風險。工作文件(未發表)。
  10. Garleanu, N. 和 LH Pedersen。具有可預測回報和交易成本的動態交易。工作文件(未發表)。

引用自:https://quant.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1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