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交易策略

哪些量化策略在 2008 年危機中取得了成功?

  • January 5, 2012

顯然,“做空一切”之類的策略在此期間表現良好,但正確把握未來是一回事,制定穩健的策略是另一回事。

特別是,許多量化策略依賴於大量統計和歷史假設。這條線通常是“當然他們錯了,但他們工作”。但在 2008 年,許多人沒有。

2008 年哪些量化戰略和方法取得了成功,為什麼?

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簡單方法是查看量化對沖基金在危機期間表現出色的地方,並嘗試了解他們採用了哪些策略。例如,您可以查看2009 年的《巴倫周刊 100 》 。表現最好的基金是 RenTech 的 Medallion。他們的策略並不為公眾所知。

只有兩種廣泛的對沖基金策略表現良好:空頭偏向和管理期貨。許多全球宏觀公司也表現良好(例如索羅斯),儘管它們作為一個類別不太連貫(並且通常不是嚴格量化的)。空頭偏向表現良好,因為該類別必須保持淨空頭股票;作為一個類別,這主要與定量策略無關。管理期貨是在危機期間表現非常好的最大的系統類別。該策略與期貨市場的趨勢跟踪相關。您可以在 Barron 的名單中看到許多最大的託管期貨基金,包括 BlueCrest、Graham 和 Two Sigma。

在危機期間表現相當好的另一類是短期系統交易者,包括高頻交易者。巴倫 100 指數中也有幾個例子,例如 QIM 和 Roy Niederhoffer(也可以看看“短期交易者指數”的表現)。

這些一般類別中的大多數自危機以來表現不佳,這就是為什麼它們通常被視為對沖(保險)而不是絕對回報基金。

有些對沖基金實際上只有在市場大幅下跌時才能賺錢。我認為他們使用的策略是您正在尋找的,我必須告訴您我發現它非常有趣。有一個名為 Universa 的對沖基金,它由 Mark Spitznagel 經營,並由《黑天鵝》一書的作者 Nasim Tallib 提供建議。這家對沖基金從黑天鵝事件中獲利,例如 2008 年的崩盤,他獲得了 100% 的回報。Spitznagel 研究了市場在幾種情況下下跌一定百分比的機率,在他的最新論文中,他研究了 Q 比率。他所做的是他查看了過去 110 年中標準普爾 500 指數公司的 Q 比率,對於特定的 Q 比率範圍,他查看了回報分佈的左尾。他以中位數和第 20 個百分位數(99% conf. int. ) 標準普爾 500 指數未來三年的回報率。這是論文: http://www.universa.net/UniversaSpitznagel_research_20110613.pdf

引用自:https://quant.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2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