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究竟是什麼?
假設我的銀行賬戶上有 1000 歐元(或 1000 美元)。這筆錢究竟是什麼?
它是儲存在我擁有銀行帳戶的銀行的某些電腦上的值,還是儲存在貨幣中央銀行(在歐元的情況下為歐洲中央銀行)的值還是其他什麼?
如果它只是儲存在某處電腦上的一個值,我們為什麼要賦予它如此高的價值?
金錢本質上是債務。更廣泛地說,它是一個清算和信用體系。電腦中的那個條目意味著銀行欠你1000美元,這與其他人願意用這筆錢交換的任何東西都值得——一種思考方式是,如果你有1000美元,那麼你對其餘的部分有一般的索取權社會生產的任何價值1000 美元的社會。
事實是,大多數錢是以貸款(債務)的形式出現的,而不是貨幣。這在最近的英格蘭銀行論文中得到了很好的解釋。
金錢最終是信任和感知。我們相信美國和這裡的供應商會將我們給他們的紙幣或數字貨幣換成我們想要的東西。一旦建立了這種信任,並且我們有了一個系統,該系統可以在具有特定特徵(流通中的貨幣總量、交換方法、實物貨幣的面額、會計手段等)的特定貨幣系統上執行,我們就可以為實物分配價值基於該系統和我們對這些事物的看法。
金錢沒有內在價值。你不能吃它,用它建造一個有價值的庇護所等等。它不能滿足你的身體需要。因此,在沒有信任的情況下,人們拼命地尋求用他們的貨幣換取實物商品。這使得對貨幣的需求暴跌,而對實物商品的需求同時飆升。這筆錢的購買力下降,你就會陷入惡性通貨膨脹。這方面的例子可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魏瑪共和國和肯尼亞看到,當對這些貨幣的信任度下降並且中央銀行套印貨幣時,這兩個國家都經歷過這種情況。
另一個有趣的例子可以在成名中找到。以運動鞋為例。從零售商那裡購買的那雙鞋可能值一些錢。但是,假設這雙鞋是由一位非常著名的運動員簽名的。只需很少的墨水和運動員的時間,鞋子的價值就會在沒有任何實用性的情況下飆升。唯一改變的是觀念。
我要指出的最後一個例子是美國債務。目前,美國要求約 20 萬億美元的債務。實物貨幣不存在。那筆錢永遠不可能存在。20萬億是一個難以理解的龐大數字。我這輩子從來沒有遇到過什麼,然後決定,“嗯,這似乎是 20 萬億左右。” 它不是一個物理上可實現的量。換句話說,它的感知,如果你願意的話。
歸根結底,貨幣是一種感知價值的系統,只有當所有參與貨幣的各方都相信貨幣將繼續成為滿足其需求和需求的實物商品的交換手段時,它才能正常運作。任何不受信任的貨幣都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