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實驗

實驗過程中的自我選擇偏差

  • November 6, 2015

假設您正在執行一個隨機實驗來評估 $ X $ ,比如說一些針對失業者的培訓計劃,關於 $ Y $ ,說來年找工作的機會。還假設 $ X $ 需要時間:也許會持續幾個月。

因為你是隨機的,所以你最初不需要擔心自我選擇偏差。但過程中 $ X $ , 有些人可能會意識到 $ X $ 對他們有益,其他人可能會意識到他們在浪費時間。

因此,人們可能會預期,在退出該計劃的人中,有更高比例的藥物治療效果會更小。這可能會導致對治療效果的高估。

我的問題是

  • 隨機實驗的文獻中是否討論過這種偏見?
  • 它有一個規範的名稱嗎?
  • 研究人員是否嘗試對此進行控制,如果是,如何控制?

顯然這被稱為損耗偏差這與倖存者偏差非常相似。本文建議使用Heckman 校正對其進行校正傾向得分匹配也可能有所幫助。我對這兩者的經驗好壞參半,但它們是常用的。您應該找出最適合您的設置的確切方法。

最後一個編輯: 兩篇討論限制平均治療效果的論文也可能對您有用。

我認為這篇論文可能對你有用。這是赫克曼在芝加哥大學的一位學生的就業市場論文,名叫羅德里戈·平托。這篇論文的標題是“受控實驗中的選擇偏差:轉向機會的案例”。 在 MTO 實驗中,憑證分配機制是隨機的,但只有大約一半收到憑證的人最終實際移動。這會產生一個問題,因為通常的分析(治療效果對治療或意向治療)只會告訴我們收到代金券的因果效應。然而,我們感興趣的是新社區的因果效應,而不是收到代金券。他展示瞭如何將典型的處理後處理參數分解為具有明確解釋的組件。也就是說,他隔離了新社區的因果關係。

引用自:https://econom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