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含波動率

為什麼使用隱含波動率

  • October 1, 2021

首先,我將描述到目前為止我從文獻中理解事物的方式,隨時在這裡糾正我,然後我提出一些問題。我會搜尋 QSE,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類似的問題。

BS 模型假設股票遵循具有線性擴散項的 SDE,因此波動率恆定:

$$ \mathrm dS_t = \mu S_t \mathrm dt + \sigma S_t\mathrm dW_t. $$ 儘管該模型早在 70 年代初就顯示出與市場價格的合理匹配,但在 10 年中,人們注意到,當假設波動率恆定時,例如使用 ATM 期權校準時,具有不同到期/執行權的同一股票的期權價值與 BS 模型所建議的不同。 隱含波動率 $ \sigma_{\mathrm{imp}}(K,T) $ 因此被定義為恆定波動率的值,當放入 BS 公式時,它會返回到期期權的市場價格 $ T $ 並罷工 $ K $ . 由於劇情 $ \sigma_{\mathrm{imp}} $ 看起來遠非平坦,並表現出臭名昭著的傾斜/微笑效應,很明顯,假設任何恆定的波動水平都不會導致觀察到的市場價格。由於這個原因,Derman 等人在 90 年代中期引入了局部波動率模型

$$ \mathrm dS_t = \mu S_t\mathrm dt + \sigma_{\mathrm{loc}}(S_t,t)\mathrm dW_t $$ 並建議校準 $ \sigma_{\mathrm{loc}} $ 和 $ \sigma_{\mathrm{imp}} $ 而不是例如歷史波動。此外,甚至還有整個波動率表面的動態模型——我認為現在有些人使用 SPDE 來做這件事。

  1. 現在,隱含波動率是一個依賴模型的概念。即使這可以很好地估計市場對未來波動的預期(有些人認為這不是真的),這也意味著假設市場上的每個人都使用相同的模型。例如,經典的隱含波動率是通過 BS 公式計算的,因此將其考慮在內需要假設市場上的大多數人都在使用 BS 來定價,例如香草。是否有意義?
  2. 必要的隱含波動率包含一些嘈雜的資訊 - 例如,OTM 期權的需求/供應使其價格比 ATM 期權的價格波動更大,這不是股票的內在屬性(應該是波動率)。即使決定使用局部確定性/隨機波動率模型,為什麼不在歷史數據上進行校準呢?我確實知道對後一種方法的批評,但是由於大多數模型無論如何都是馬爾可夫模型,這似乎比隱含的方法更好地證明了歷史方法的合理性,不是嗎?

我嘗試用​​其他一些問題來回答這個問題:

  1. BS模型對嗎?不。有用嗎:是的。採用交易價格和 BS 模型,只有一個市場沒有給出的輸入因素:隱含波動率。這是一種跨時間和罷工比較期權的措施。
  2. 有更好的模型嗎?是的。您提到的那些:本地捲模型。有隨機 vol 模型、Lévy 模型,如果校準正確,它們的性能比 BS 模型好得多。事實上,BS 模型通常是更複雜模型的一個微不足道的特例。這些模型是如何評估的?一種方法是查看這些模型計算出的價格的 BS 隱含波動率是否符合市場上可以觀察到的 BS 隱含波動率。同樣,BS 隱含的 vol 可用於進行比較。
  3. 為什麼不使用歷史數據?您用於未來到期的期權的波動率與過去/觀察到的波動率的聯繫有限。例如,如果我在 NIKKEI 交易期權並且福島災難發生,那麼隱含波動率將立即上升。歷史成交量只會逐漸上升。簡而言之:隱含波動率是前瞻性和反應性的,而歷史波動率是向後看且緩慢的。

我們使用隱含波動率的原因與我們使用持續時間的原因類似。我們知道證券價格不是利率的線性函式,但我們看久期,因為它讓我們了解對利率的敏感性。隱含波動率為您提供了一個衡量波動性的指標,它並不能完美地描述它,但只要我們知道這一點,它仍然是一個有價值的指標。

引用自:https://quant.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10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