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剩餘

消費者和生產者剩餘

  • July 14, 2016

在此處輸入圖像描述

因此,我正在嘗試評估消費者和生產者剩餘。在我的筆記中寫道,新的消費者剩餘(由圖表從補貼前到補貼後的變化定義)是 G + A + D + E - 我確實理解。但是現在,新的生產者剩餘被定義為面積 H + D + A + B。另一方面,這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生產者剩餘不應該是面積 H + H 下方未標記的“隧道”嗎?

TL;DR 版本: “隧道”和 D+A+B 的面積完全相同。


你說的對,補貼後的生產者剩餘等於下圖中的藍色區域:

在此處輸入圖像描述

然而,事實證明,The Tunnel(即深藍色區域)的大小正好等於 D+A+B。

直覺上,有兩種方式可以考慮單位補貼:

  1. 向賣方支付補貼 $ S=p^s-p^d $ 每售出一個單位的效果相當於將他的邊際成本降低 $ S $ . 賣方的邊際成本曲線向下移動的方式與圖中的供給曲線相同。從賣方的角度來看,就好像他付出了代價 $ p^d $ 對於他銷售的每個單位,但邊際成本很低。當我們計算生產者剩餘時(通過查看邊際成本曲線和價格之間的區域),這會產生一些新的生產者剩餘,等於“隧道”(代表賣方的較低感知成本)。這種思考事物的方式給了我們上面的藍色區域。
  2. 補貼不降低賣家成本$$ so the seller’s perceived marginal cost curve coincides with S(pre-subsidy) $$, 但補貼是用來“補足”賣方從 $ p^d $ 到 $ p^s $ . 所以從賣方的角度來看,就好像他被支付了價格 $ p^s $ 邊際成本很高。當我們計算生產者剩餘時,我們看下圖中的綠色區域:

由於這是考慮相同補貼的兩種方式,因此它們必須為生產者剩餘產生相同的價值。但是您應該能夠通過比較藍色和綠色區域看到這必然意味著隧道具有與 D+A+B 相同的區域。

在此處輸入圖像描述


您可以通過繪製曲線在範例中檢查這是正確的 $ Q_S=0.5+p $ 和 $ Q_D=2-p $ 然後申請補貼 $ 0.5 $ 產生一條新的供給曲線 $ Q_S’=p $ . 它看起來像這樣:

在此處輸入圖像描述

幾何計算面積,你應該發現“隧道”和 A+D+B 的面積都是 3/8。

生產者剩餘是使用 S(補貼前)和需求曲線計算的。

您可能會感到困惑,因為您認為應該使用新的供給曲線來計算盈餘。然而,生產者實際上仍在原始供給曲線上生產。

引用自:https://econom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12716